产品
行业

李克强:催生新的动能 实现发展升级

2016-01-15    来源: 3D打印在线
0
[ 导读 ]:创新是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技术革命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发展升级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倡导大

创新是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技术革命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发展升级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用创新的方式和手段来推进创业,更好地推动我国发展升级。

一、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要有新理念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世界各国纷纷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发达国家加紧实施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工业化进程,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同时,我们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稳增长,也必须在着力扩大需求的同时,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改善供给,释放新的发展动能。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必须走在发展升级前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具有工业体系完整、国内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但同时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总体处于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与发达国家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不同,我国不仅要追赶工业4.0,还要在工业2.0、3.0方面“补课”。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经济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有新的理念,既包括技术方面的新理念,也包括政府管理的新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新一轮经济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宏观思考。

从发展规律看,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出现革命性变化,二是伴随而来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模式创新。一些引领性、标志性、颠覆性新技术的出现和集群式应用往往与生产组织变革相互交织、形成共振,促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全局性、系统性的影响。回顾历史,人类社会进程总是呈现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轨迹。从石器到青铜器、铁器的广泛应用,再到以蒸汽机、电气化为代表的两次工业革命,人类文明逐渐从个体、小手工作坊发展到机械化大生产阶段。如今,随着众多新技术涌现,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向我们走来。在规模化、集中式生产方式不断改进完善的同时,新型的“小手工作坊”又再度崛起,但这种依托互联网和3D打印等新技术的“小手工作坊”迥异于前,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单打独斗,而是与外部广泛联系的一个社会化单元,其产品更加个性化、定制化,但创意和制造往往来自全社会的协作。可以说,3D打印等新技术会带来传统生产和组织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变化,有利于资源更优地配置和创造性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空间。千千万万人投入创业创新不仅会塑造新的经济格局,也将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并会推动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新技术、新变革、新趋势,遵循和把握规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制造方式发展也经历了等材制造、减材制造、增材制造三个阶段。等材制造,是指通过铸、锻、焊等方式生产制造产品,材料重量基本不变,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减材制造,是指在工业革命后,使用车、铣、刨、磨等设备对材料进行切削加工,以达到设计形状,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增材制造,也就是3D打印,是指通过光固化、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堆积等技术,使材料一点一点累加,形成需要的形状。这项技术于1984年开始在实验室研究,1986年制出样机,距今只有不到30年。3D打印实现了制造方式从等材、减材到增材的重大转变,改变了传统制造的理念和模式,大幅缩减了产品开发周期与成本,也会推动材料革命,具有重大价值。我国自然资源禀赋不足,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能广泛应用增材制造方式,就可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有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增材制造的理念不应仅仅局限于制造业,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也可以借鉴。

我国3D打印技术研究起步不晚,有些方面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产业化发展步伐总体较慢。面对世界先进制造技术方兴未艾的时代潮流,我们决不能再度落后,必须参与其中、抢占先机。培育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既要瞄准世界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加强3D打印等核心技术和原创技术研发,又要加快成果推广运用和产业化进程,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联结,以个性化定制满足广阔市场需求,以增材制造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以绿色生产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推动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使中国制造价格优势叠加性能优势、质量优势。同时,这也可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更大空间,在优进优出中实现中国制造水平跃升。

二、推动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要有关键手段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发新一轮制造业变革。从生产手段上看,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技术将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生产模式上看,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生产将成为制造模式的新趋势;从生产组织上看,全球化、服务化、平台化将成为产业组织的新方式。以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美国发展工业互联网为代表,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加紧部署发展智能制造,谋求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继续占据领先优势。

促进中国制造上水平,既要在改造传统制造方面“补课”,又要在绿色制造、智能升级方面“加课”,加快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技术和装备的运用。美国发展制造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互联网+智能制造”。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互联网+”,如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应运而生,就是通过互联网把资源聚集起来、利用起来,这是重大的改革创新。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小而全,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方面,也体现在企业办社会方面,开办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医院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时至今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改变,“互联网+”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大、更广阔的平台。不少企业都在通过互联网分享各种信息和社会资源。我在浙江、广东调研时看到,有大量的企业,包括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都通过“互联网+”为自身快速发展插上翅膀。这就是创新思维、转换思路的效果。

现在还有些争论,到底应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实际上“互联网+”和“+互联网”都非常必要。比如德国工业的主要特点就是“+互联网”,不少重要的制造业企业在专注于技术和产品研发生产的同时,利用互联网集众智进行开发和销售。我认为“互联网+”和“+互联网”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相通的,核心都是运用各种方式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带动起来,推动企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可以说,“互联网+”是促进产业升级、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一个关键举措。因此,各有关方面都要认真研究怎样让中国产品,不仅是制造业产品,也包括服务业产品,更好地实现与互联网相结合。这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体制创新,符合生产力变化推动生产关系发生相应变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互联网+”改变了企业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政府的监管模式也必须与之相适应,既要做好服务,也要有效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三、实现“双中高”目标要有基本依托

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要有基本依托,这个基本依托就是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能。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有人说,美国的创客和极度痴迷于创新的极客,1/3在高校,1/3在自家车库,1/3在孵化器。中国有9亿多劳动力,目前全国高校在校总人数达3500多万(包括高等职业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等),每年有700多万高校毕业生,这是独一无二的资源,如果能投入创新,力量难以想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完整的工业体系等优势,集众人智、汇创客流、结创新果,让大量创新的火花在创业之中迸发。只要把亿万中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都调动起来、激发出来,创新的力量就会无穷大。

“双创”的蓬勃发展,会倒逼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形成传统行业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浪潮,带动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3D打印等新技术发展,加快“中国制造”智能转型进程,推动建设制造业强国。我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参观“华龙一号”时了解到,核岛设计非常复杂,而中心实验室只有十几个人。他们通过互联网连接20多个城市的500多台终端工作,这些终端后面有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作为支撑。这就是“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

我们对中国发展要有信心,这个信心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海市蜃楼,而是有基础、有潜力的。“双创”不仅可以拓展小微企业发展空间,大企业也可以通过“双创”实现转型升级,焕发勃勃生机。政府要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完善政府监管方式,营造破束缚、汇众智、促创新、保公平的良好环境。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要把推进改革和“双创”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强聚集各类创新资源的能力和内生创新活力,推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让有界的传统企业变成无界的开放式、协同式创新平台,让广大热衷创新创造的创客和极客们大展身手,让更多有生命力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共同铸就中国发展新的辉煌。

把脉大势、了解新知,首先要加强学习。增加新的知识、启发创新思维、吸收新的理念,这是新形势下提高政府决策和施政科学性、有效性的一项举措。只要我们以新的理念来引领创新,以新的支撑来推动创新,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新动能,就一定能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关键词: 发展 升级 实现
0
 
[ 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