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国际化大都市一样,广州在高速发展中也遭遇了“垃圾难题”。从2012年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到2020年终端处理设施集中落成,广州市委、市政府创新理念、长远施策,发动全市人民一起,众志成城破解难题。广州以垃圾分类为突破口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按照“先减量、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后无害化焚烧、生化处理和卫生填埋”的管理及技术路线和“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的分类原则,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有人说,广州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发达城市十几年才能完成的垃圾焚烧厂建设任务,工作决心和效率令人佩服。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四年的努力,广州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普遍明显提高,社区、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工厂、企事业单位也落实了垃圾分类举措,广州市也初步探索出适合广州市情的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模式。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和广州效率的化解垃圾难题之路。
垃圾治理发展战略
广州走在全国前列
翻开我国城市垃圾分类进程史,广州市是最早实施和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城市之一。早在1992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广州市便积极响应、探索和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广州市委、市政府早在1996年便开展了垃圾分类居民调查,并于1999年正式倡议居民实施垃圾分类。2000年,广州市被列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出台了《垃圾分类收集服务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将生活垃圾分为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三大类。
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垃圾分类的规范性文件也是出自广州——2011年1月14日,广州市政府第13届13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从2011年4月1日起施行,对垃圾分类的管理、收运和罚则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而引起外界普遍关注和热议的是,2012年4月5日,广州市政府第14届1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落实〈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罗家海等20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推进城市废弃物处置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议案〉的决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被认为是推进城市废弃物处置、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方案》明确了中期垃圾分类、设施建设、行业创新等方面的实施计划和中长期垃圾治理发展战略,对于推进垃圾分类、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利用、完善垃圾治理体系、提高垃圾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垃圾分类是一场自上而下、决心坚定的全民行动。2012年7月10日,广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协联合召开3000余人参会的“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部署动员大会”。大会不仅总结了垃圾分类试点涌现出来的“东湖模式”、“广卫模式”、“南华西模式”和“万科模式”,还提出三年内广州垃圾分类走在全国前列和2012年底前全市全面推开城市垃圾分类的具体目标。
此后,每年7月10日都召开四套班子出席的全市垃圾分类处理大会,连续4年进行全市垃圾分类处理总动员,深入浅出宣传“垃圾难题”的严峻形势,循序渐进引导群众改变生活垃圾投放方式,不断强化分类意识,营造全社会支持垃圾分类处理的良好氛围。对全市部署、再动员,发动全市市民参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以及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垃圾分类广州经验
可以复制可以持续
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领导下,广州探索出一条适应特大型城市特点和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经验。从分类备受质疑到市民参与率超过八成,广州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一步一脚印,一个个具有“广州特色”的高效举措,逐步形成被其他省市争相学习和复制的“广州经验”。
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启动垃圾分类街镇创建活动,优化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领导下,广州全体市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方式方法,有力促进了广州走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所有这些更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可复制、可持续的垃圾分类“广州经验”。
当前,广州市正深化实践垃圾分类“广州经验”。广州市出台《广州市购买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服务管理试行办法》,引导社会力量进入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市场;同时制定《关于引进企业参与街镇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街镇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的有效模式,陆续形成了荔湾“西村”、海珠“轻工”、越秀“白云”、花都“花城”、增城“小楼”等一批各具优势、各有特色的垃圾分类企业化服务模式,以回收促分类,进一步深化践行垃圾分类“广州经验”。
垃圾分类“广州经验”已吸引了国内许多兄弟城市争相学习和模仿,让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得到更全面的推动和促进,让“广州经验”为解决城市垃圾难题和城市矿产资源再利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七座资源热力电厂
助力解决垃圾难题
彻底解决“垃圾难题”,除了全市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外,还需要有根本手段处理日益增多的垃圾。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市正大力推进一系列垃圾终处理设施建设,期望能早日投入使用。
“十二五”期间,广州建成资源热力电厂1座(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处理能力2000吨/日)、卫生填埋场1座(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六区)、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广州市餐厨废弃物循环处理试点项目,处理能力200吨/日),同步推进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资源热力电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七区及配套工程,以及李坑综合处理厂、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增城朱村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等生活垃圾终处理设施建设。目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资源热力电厂已开工建设;兴丰填埋场七区工程、餐厨废弃物循环处理试点项目进入性能测试,准备投入运营;李坑综合处理厂、福山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增城餐厨垃圾处理厂等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目前最新的进展是,兴丰填埋场应急抢险工程东南部拓展区及延伸段、第七填埋区B区已完工交付运营、餐厨废弃物循环处理试点项目进入性能测试,准备投入运营,新增无害化处理能力3000吨/日。李坑综合处理厂等3座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第四资源热力电厂一期2016年底点火和第六、第七资源热力电厂2017年年初点火,兴丰填埋场七区工程2016年底建成交付运营,其他资源热力电厂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力争2018年全面建成。
另外“十二五”期间,广州共建设建筑废弃物临时消纳场84个,总消纳量约7200万立方米,目前可消纳容量4200万立方米。选定9个建筑废弃物水上运输临时装卸点选址,其中4个码头已建成投入使用。
过半社区实施
定时定点投放
到去年年底为止,我们广州生活垃圾分类究竟做得怎样?主要体现几个方面:一是2014年全市实施了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目前形成了社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为主、多种收集方式并存的垃圾分类模式,全市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的社区达到953个,占全市社区57%。二是垃圾分类以后,社区参与的人数、单位每年都有明显的增加,全市先后检查验收生活垃圾分类合格社区1247个、中小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1374所、合格机团单位310个,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进一步浓厚。三是优化分类收运线路704条,升级改造压缩站91座,重点规范了405个垃圾分类合格社区分类收运转运点的管理,在越秀、天河、黄埔、萝岗、番禺开展餐饮垃圾统一收运处置试点工作,日收运处置量稳定在180吨左右。
广州市的生活垃圾分类以后,广州市生活垃圾在长期保持5%的增长情况下,2011年出现了负增长。生活垃圾里面的塑料含量从2008年开始,每一年都在减少,从20%多减少至17.8%。
垃圾分类以后,出现了双增双减,平均每天减少了390吨垃圾,平均每天少烧了171吨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多了,便民回收站2011年是1438个,再生资源的回收量2011年达到240.4万吨,而目前最新数据是已经完成5个专业化分拣中心和1000多家回收网点升级改造工作,全市累计规范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点3100个,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再生资源的回收量达到250万吨。
“广州模式”之要义:环保生态
本报评论员
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1.50%、七大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各垃圾终端将于2020年底全部建成并破解“垃圾围城”危机……近年来,广州积极实践破解“垃圾围城”的有效路径,取得了显著成绩,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垃圾围城”是我国许多大城市无法回避的城市病,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广州作为一座常住人口超过1600万的超大城市,垃圾处理难题一度给城市治理带来巨大压力。20世纪,广州的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填埋,随着垃圾规模不断增长,填埋用地捉襟见肘:兴丰填埋场每天垃圾车进出竟比白云机场飞机起降还要繁忙一倍;火烧岗填埋场最初只是个10多米深的深坑,后来不仅坑填满了还长出一座60米高的“垃圾山”……若不彻底革新垃圾处理模式,这一套旧办法很快将难以为继。
观念的转变,给广州解决这一世界城市难题带来了转机。从2012年开始,广州重构城市垃圾处理链条,不仅逐步建立起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完整体系,并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应特大型城市特点和广州特色的垃圾分类经验。广州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也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环节。广州市委、市政府以绿色环保的先进理念从战略上布局、从长远解决问题着眼,并扎实有效地推进“广州模式”。
观念塑造习惯,抓住了垃圾分类处理的“牛鼻子”。“移山易,易人心难”。从世界各地的经验来看,垃圾分类主要瓶颈就在于居民长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嫌麻烦的心理,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有鉴于此,广州从上到下积极拓展多种渠道,扩大公众参与,争取了最为广泛的民意认同:广州成立了城市废弃物处理公咨委,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市长陈建华在成立大会上称:“如果能把广州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处理好,我愿意做‘垃圾市长’”,开展“万人行”活动,广邀市民实地参观填埋场、热力电厂等垃圾处理设施,增强公众理性认识;媒体积极呼应,本报记者遍访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地,把世界先进的垃圾处理经验带回广州,亦在各区街道建立了垃圾分类“广州范本”的示范模式……垃圾分类成为广州“热词”,“能卖拿去卖,有毒单独放,干湿要分开”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唱。在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氛围下,公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和支持度实现质的飞跃,身体力行的市民越来越多,最为直接的效果就是垃圾总量连年“减产”。截至去年6月底,全市参与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人口,已经超过全市社区人口的一半。
观念引领行动,按下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总开关”。在垃圾分类已成社会共识后,坐言起行向“垃圾围城”发起总攻。一者,垃圾分类设施逐步普及,为源头减量打下基础。如今在广州许多小区都可看到分类垃圾箱,全市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社区达781个。二者,一批终端处理设施先后上马,既缓解了填埋用地吃紧的燃眉之急,又着眼长远为垃圾处理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广州全面推进7大循环经济产业园,资源热力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项目也为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硬件保障。三者,在一流设施“硬件”之外,广州还配备了一流的管理“软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鼓励企业进行资源回收;还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垃圾分类提供制度保障。如2012年广州率先出台“生态补偿机制”,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破冰。
纵观世界经验,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甚至需几代人努力。近年来,广州在这方面大步前行,基本破解了“垃圾围城”难题。正是观念的转变,加速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实践进程。“行百里者半九十”,推进垃圾分类处理还需持之以恒的坚持。将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最大的民生工作来看待,推动“广州模式”不断提升完善,彻底化解“垃圾围城”之困、达成城市“变废为宝”之绿色环保新模式,就无悬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