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杨元庆:联想华为各有所长 不能光看短期结果

2016-01-08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0
[ 导读 ]:2016年CES中国厂商可以说是大放异彩,不仅有传统的PC、智能机厂商,而且有虚拟现实、智能汽车以及人工智能的厂商。对于关注度较高的华为和联想

2016年CES中国厂商可以说是大放异彩,不仅有传统的PC、智能机厂商,而且有虚拟现实、智能汽车以及人工智能的厂商。对于关注度较高的华为和联想来说,不想被比较很难。

今年CES,联想将重点侧重在了PC业务上,而华为则传递出了消费者业务在美国的一些规划。最近也有媒体将华为和联想进行了比较,对此,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则认为,华为和联想各有所长,核心竞争力不同,不能看短期结果。

联想CMO王传东也是表示,手机是个长跑业务,未来10-15年,手机肯定是一个核心的应用终端,在长跑的情况下,不能以此时此刻的表现来盖棺定论。

智能机:要恢复摩托罗拉的荣耀

虽然今年联想CES展示的重点是PC业务,但对于移动业务媒体和外界还是充满了好奇,尤其是最近被拿来和华为手机做比较。对此,杨元庆为大家讲述了联想在手机业务的一些想法和对“被比较”一事的看法。

2015年8月份,联想移动事业部做了重大调整,由陈旭东这个“灭火队长”来接管正在处于“危期”的联想手机业务。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了一段时间。杨元庆认为,陈旭东上任之后做了很多复盘和总结,联想手机业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具体来说就是摩托和联想这两个品牌已经从组织到产品再到技术专利进行了彻底整合。而且通过这个整合,大幅度降低了费用成本。杨元庆举例道:“如果按年来计算,一年减少了8亿美元的费用。有些是通过人员减少;有的是通过人员的转移;或者是将不利于健康发展的东西清理,比如说库存。”

另外就是联想终端在开发和上市的产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响,并清晰化了联想终端未来的战略方向:首先重视中国以外的新型市场,联想将在2016年力求在成熟市场取得突破,在中国打个翻身仗。

2015年的“中华酷联”四大厂商发生了很大变化:华为凭借精品战略,减少机型,不仅赢得了市场份额,而且慢慢向中高端爬坡。而酷派与联想因为在渠道上过于单一,依赖运营商,以至于成也运营商,败也运营商。联想在第二季财报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联想智能手机产生了3.24亿美元库存费用。

因此,陈旭东接手之后改变了之前的机海战术,走精品策略。陈旭东表示2015年联想已经放弃了50%的机型。杨元庆认为,联想未来还需要继续减少机型,多精品的路子。

“我们希望不仅有在市场上叫得响的产品,还希望能够恢复摩托罗拉过去的荣耀。”杨元庆表示。

华为、联想各有所长

对于近期联想和华为手机业务被比较的文章。联想CMO王传东表示同样作为全球500强的公司,华为和联想在业务成功的路径和策略上是不一样的,手机是个长跑型业务,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应该以此时此刻的表现来盖棺定论。

对此,杨元庆表示:“华为首先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我们也非常敬佩。但中国不是一家企业成功就可以了。华为是往技术的纵深走,而联想要强调的是创新和效率两个方向的平衡。所以,两个都有各自核心竞争力,各有所长。”

童夫尧在接受网易科技独家专访的时候,也表示联想作为一个大企业需要把握效率和创新的平衡。

杨元庆表示,不能看短期的结果。因为短期的结果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联想去年并购了摩托罗拉,并购了IBM的服务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需要消化它。你吃个饭以后也要消化,你消化的时候也得打个盹,等你完全消化了,吃进去的东西真的是转化成能量了,你会更加精神抖擞,活蹦乱跳的再去工作,再去奋斗。”

杨元庆曾指出个人电脑、移动和企业级业务是联想的“三驾马车”,联想正在努力从一个只有PC业务的公司扩展成拥有这3个增长引擎的公司。对于这样一个全球市场覆盖的企业来说是不容易的,因此,杨元庆希望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联想。他相信等联想“消化完”之后会有一个崭新的面孔出现。

未来强调设备+云服务

近两年CES展上VR、AR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越来越热。对于这些新热点领域,杨元庆表示联想一直有所准备。未来会考虑将这些技术融入电脑、移动设备中配合使用。童夫尧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联想有财力也有实力去对这些新技术做研究,联想去年就拿出了17亿美元投入新技术的研发,2016年将会投入更多。

对于未来战略,杨元庆认为虚拟现实这些技术并不能反映联想全部的战略。未来联想会更加强调设备+云服务。

据了解,在2015年联想的科技创新大会上,联想就一再强调了硬件+软件+云服务的三合一战略,从一个硬件设备制造商横向开拓基于设备的软件能力,然后再通过云计算能力提升服务能力。

“这是一个大的愿景,但是不可能同时实现,我们会一步步的把它实现。当然,我们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去调整。”杨元庆最后表示道。

 
关键词: 短期 结果 杨元庆
0
 
[ 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