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严格准入门槛 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

日期:2011-03-10     浏览:198    下载:0     体积:178208k    
文件类型:压缩文件
文件大小:178208k
评论:0    


您还没有登录,请登录后查看详情


在《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发布之际,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就如何学习和理解贯彻这一技术政策,回答了中国环境报记者的提问。
  问:请简要介绍《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制定的背景。
  答:近年来,我国电解锰行业快速发展,从2000年起,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电解锰产品在多个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尤其是200系含锰不锈钢、铝锰合金因其性价比高在国内房地产建筑等领域被大量使用。
  但是,伴随着我国电解锰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为促进和规范电解锰行业的发展,国家先后制定了《电解锰行业准入条件(2008)》、《电解金属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改委公告2007年第63号)、《清洁生产标准—电解锰行业》(HJ/T357-2007),对严格电解锰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电解锰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推进电解锰行业结构调整,促进生产企业提高污染防治工艺技术水平,给企业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有必要编制和发布《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这一行业的实际情况是:
  1.电解锰行业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发展不可持续
  我国电解锰生产主要采用湿法冶金工艺,95%的企业主要以菱锰矿(MnCO3)为原料,经酸浸、净化、电解沉积后生产金属锰。根据行业平均水平统计,吨电解锰产品的能源消耗达到6000kw.h,电流效率在75%以下;资源利用率在80%以下;生产过程中产生10余种污染物,其中每生产1吨电解锰,需要排放8~10吨废渣;吨电解锰产品平均纯利润几年来一直在1500元(人民币)以下,利润率很低,属于典型的高物耗、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行业。电解锰行业目前的发展模式是以牺牲资源、环境和能源为代价,具有不可持续性。
  2.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集中度低
  2009年末,中国电解金属锰产量达到了130.7万吨,产能达到211万吨,分别占全球的98.27%和98.37%。但是我国锰矿(矿石)探明资源总储量仅约占世界2%,其中贫锰矿(低于18%)储量又占全国总储量的93.6%,锰矿资源相对贫乏,品位偏低,单靠国内现有资源储量,已无法支撑电解锰行业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电解锰行业生产企业近190家,超过3万吨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只有13家,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缺乏规模效应,产业布局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
打赏
更多>相关下载
0相关评论
本类推荐
下载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