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公众的重视。去年,中山市从政策和实践两个层面,谋划城市生态建设蓝图、制定生态保护规范、整治大气及水文环境污染,均取得喜人成果。
去年,广东中山市出台了多项涉及生态环境的政策规定,既有纲领性的规划文件,也有具体领域的操作办法。在众多规制中,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碳排放管理细则及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备受关注。它们的制定或出台,将对中山未来的城市发展及生态建设起到重要的影响。
生态文明 建设规划修编
《中山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30年)》于去年年底通过人大审批,这是去年中山市生态环保领域的一件大事。该规划从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等6大体系拟定了85项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约660亿元。这些绿色项目涉及文化生态旅游、森林进城围城、矿山复绿、生活垃圾处理等方方面面。
探索市场化 节能减排机制
2014年,《中山市碳排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出台,是全省首个地市级碳排放管理政策。坚持“高碳排放多付费,少碳排放有奖励”的原则,对碳排放信息监测、报告、核查、配额清缴等工作进行细化。年排放二氧化碳1万吨及以上的工业行业企业,年排放二氧化碳5000吨以上的宾馆、饭店、金融、商贸、公共机构等单位被纳入控排范围。
划定市域 生态控制线
《中山市城市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已完成公示,根据该规定,中山未来将划定生态控制线,即城市开发边界。属于控制范围内的,严禁开发,即便已办证的,没开工都不再允许建设,要置换到控制线外建设或由政府回购土地。在城市生态控制线内,旅游设施的任意一公顷用地的容积率都不应大于0.2、硬地率不应大于10%,食宿接待设施建筑面积占旅游设施总建筑面积的比重不应大于20%。
绿色新政 环境整治
2014年,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岐江河水质,中山开展和深化了锅炉整治、黄标车淘汰、内河涌治理专项行动。据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中山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66天,而2014年的数据还要高出这一水平。这是各部门合力整治、净化空气的喜人成果。此外,岐江河水质也从以前的“劣五类”变成“优四类”。
锅炉减排专项工作
据最新数据统计,去年全市已完成高污染锅炉改造(含拆除)共1013台,正进行改造217台。在城市“禁燃区”内,对未在规定期限前完成改造的26家企业的10蒸吨以下锅炉依法下达了拆除令,对10蒸吨以上锅炉下发为期一个月的限期整改通知书,对逾期未改正的立案查处32宗。
淘汰“黄标车”
去年,中山市印发了“黄标车”限行公告,自当年9月1日起,在全市行政区域内实行“黄标车”限行(高速公路除外)。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共淘汰“黄标车”13261辆,其中,受理4028辆“黄标车”的“有奖促淘”申请,2288辆“黄标车”通过审核并领取奖励资金,共发放奖励资金2020万元。
此外,去年还规划了“黄标车”电子抓拍与非现场执法系统二期工程52个监控点,计划今年4月30日前完成建设并试运行。
购置清洁能源公交车
截至去年年底,中山市共有662辆清洁能源公共汽车(LNG),在此基础上去年新购置350辆,预计今年上半年可以到位,届时,全市清洁能源公共汽车将达到1000余辆。
工地扬尘和道路扬尘防治
市住建局要求各工地做到施工现场围挡、砂土覆盖、路面硬化、拆除工程洒水、出车冲洗“五个100%”。并对中心城区的金鹰广场、奕翠园等18个在建工程项目重点监控,每个工地安装3个以上远程视频监控摄像头,实现信息化和常态化监控。
实施《城区道路高密度常态化洒水工作方案》,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对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每天洒水5遍,城区主要路段每天洒水1次。
调水活涌
2014年,中山规划了6大河涌水循环中,已有4个工程完工,包括西河涌水循环工程、“白石涌—发疯涌”水循环工程,“崩山涌—羊角涌”水循环工程以及“崩山涌—白石涌”水循环工程。岐江水通过水泵被引入河涌,利用压力管等工具带动内河循环,再从下游汇入岐江河,让“死水”变“活”。
经过整治,岐江水已达到优四类标准,西河涌、白石涌、崩山涌、羊角涌等多条河涌水质已明显改善,将摘掉“劣五类”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