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易招标:用电子招投标把招标采购变得更简单——专访易招标CEO张利江

2014-10-09    来源:
0
[ 导读 ]:易招标:用电子招投标把招标采购变得更简单——专访易招标CEO张利江


       记者:请先讲一讲公司目前在市场上的表现吧。
 
  张利江:我们公司是2012年9月成立的,到这个月正好两周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得到了市场的初步认可。我们服务的客户已经有多家《财富》世界500强或者中国200强的公司,比方说国电集团、华能集团、中航工业、东风汽车(600006,股吧)、中煤集团、兖矿集团,以及它们下属的招标公司。
 
  我们的客户还有一批国内最领先的招标代理机构,其中包括我国招标代理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国义招标,以及青海路达、青海机电、河南鑫诚等招标代理机构。这些招标机构,都是中国招标投标协会“诚信创优”4A级或者5A级先进单位,是我国招标代理机构的佼佼者。
 
  记者:两年得到五家央企的青睐,这样的成绩非常难得,因为央企对供应商比较苛刻,轻易不会信任新创的软件公司。你们有什么诀窍?
 
  张利江:的确要非常感谢这些企业的信任。大家都知道,招投标涉及的项目多、金额大、牵涉面广,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电子招投标软件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敏感的系统。同时,它既是一个管理软件,又是一个作业系统,还包含复杂的电子商务功能。把这么重要的系统交给我们这样一家新创的公司来做,在外人看来,的确是冒着很大的风险。在我们看来,这些公司是慧眼识珠。
 
  为什么这么讲呢?其实,我们这个团队早在2003年就开始涉足电子招投标,之后就一直专注于电子招投标系统的研发和应用,算到现在已经超过十一年。我们曾经作为项目负责人和骨干成员,建成了全国第一套全流程网上招投标平台,那是2008年11月。当时得到了国内外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后来,我们还给多家机构建设和运营电了招投标系统,其中包括我国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集团。
 
  通过这些项目,我们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电子招投标系统建设和运营经验。也就是说,易招标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团队,用“老兵新军”来形容比较好。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我们在这个非常专业的领域里,扎的时间足够长,做的事情足够多,用的心思足够深。
 
  记者:我还是没听得很明白。做软件总要有些积累才能去做的,那么多集团公司都有软件公司,为什么你们做得出来,别人做不出来?
 
  张利江:话也不能这么讲。别人如果有那么多的资源投入,有那么好的机会,也能做得出来,说不定比我们做得更好。
 
  我们当时在宝钢工作,宝钢在信息化上面非常舍得投入,就在这个电子招投标系统上面,前前后后加起来投资四千多万—这还只是付给软件公司的钱,招标公司的人员投入等,都不算在里面。我担任宝华招标总经理的时候,正是宝钢集团建设和技改的高峰,招标业务非常好,资金宽裕,所以才会有那么多钱可以投进去。
 
  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宝钢集团旗下有一个软件公司,宝信软件(600845,股吧),它是我国最早的上市软件公司之一。宝信有一个团队常年驻扎在我们招标公司,而我们招标公司呢,从各个业务部门抽调最资深的项目经理,与技术团队组成联合项目组。这两个方面的人员,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除了不在同一个账户里领工资,平时上班都在一起,真正是朝夕相处。招标项目经理负责提业务需求,IT人员负责搞设计开发,然后又交给项目经理做验证测试。
 
  这个系统覆盖了招标公司的方方面面,业务人员的工作时间,除了拜访客户,百分之七八十都离不开这个系统,所以这个系统我们是天天在使用,天天在改造,天天在完善。一旦发现什么问题,立刻进行处理。比方说有Bug啊,或者哪个功能不好用,小一点的问题,直接跟IT人员说一声,马上解决;大一点的,填个功能变更单,也是很快完成。
 
  我们做过统计,第一代系统从上线到停止研发,三年不到的时间里,总共有2,500多个正式的功能变更,小的改动不计其数。这样一种模式,如果不是一个集团下面同时有招标公司和软件公司,如果不是在信息化的投入上面舍得花血本,如果不是业务和IT两方面的人员紧密结合,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可正是在这种模式下,才让这个软件变得全面、成熟和稳定。
 
  记者:也就是说,原因是你们有一个强大的跨界团队?
 
  张利江:是这样的。事情都是靠人去完成的,做软件服务尤其如此。电子招投标是法律、业务、管理、信息技术的结合体,没有一支跨界团队,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很难把事情做好。
 
  易招标团队的骨干成员,在招投标业务和招投标信息化两个领域均有超过10年的经验,好几个人深度参与了国家招标投标的立法,比方说《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起草和《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等法规和规章的修订。还有电子招投标领域,几乎全部的国家级制度,我们都作为核心专家全程参与起草。
 
  我们这个团队,十多年来一直没有离开招标业务,一直没有离开电子招投标。我们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才做到了同时精通招投标业务和信息技术,所以能够做到比普通软件公司更懂招标业务,比招标机构更懂信息技术。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有信心,才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记者:你们做得到底有多好,能不能举几个事例?
 
  张利江:这个事例不好举啊,怎么都脱不了王婆卖瓜的嫌疑。不过我们可以看两个方面的数字。一个是在线开标时的解密。我们的系统在线加密和远程解密的次数,累计起来应该各超过10万次,没有出现过一次因为系统原因无法解密的故障。另一个是实施周期,我们在过去两年间三次刷新了行业纪录,而且都是集团型企业的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2013年10月31日建成的国电集团平台用时195天;2013年11月16日建成的兖矿集团平台用时89天;2014年6月6日建成的东风汽车平台用时66天。行业平均水平通常在12个月以上。我们还会继续挑战自己,努力把实施周期缩短到30天。
 
  这几个平台现在用得都非常顺畅,客户反映很好,其中两个集团已经把后续的相关项目又交给了我们。
 
  记者:你刚才几次提到“集团型企业的全流程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这种平台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张利江:这里有三个关键词:集团型企业、交易平台、全流程。
 
  企业的电子招投标系统,与政府建设的交易中心的电子招投标系统,有很大的差异。企业的系统流程更长,涉及的方面更多。而集团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招标投标的要求通常更加严格,更加注重规范性,同时又有不少自愿招标的项目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审计和监察方面也有要求。
 
  交易平台是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的定义,真正能发挥效益的交易平台要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这些需要各方当事人参与并交互动的全部活动,而不仅仅是完成网上交易,更不是只发布一下公告公示或者其他方面的信息。
 
  全流程指的是整个招标投标过程,所有招投标当事人的所有活动,都在互联网平台上完成,而不是部分环节在网上完成,或者一些关键的步骤还是要靠纸质文件,需要人亲自到场,那样就不是真正的电子商务,创造的价值也是有限的。
 
  换句话说,这种平台是各种类型的交易平台里最复杂的、要求最高的。
 
  记者:你们建设的这种平台有什么特点?
 
  张利江:这是我们所称的“电子招投标的整体概念”。也就是说,电子招投标不单纯是把纸质文件换成电子文件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涉及招标机构运营管理、业务管理和对外服务等各个方面的一场深刻变革。或者说,它是招标机构ERP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体。
 
  这类软件要支撑客户完成这场变革,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必须高度契合招标机构的需求,既要能实现网上的交易,又要能满足业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还要能为各方主体,特别是为一线作业人员与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否则系统就是不完整的,推广的时候容易受到抵制。
 
  第二,它必须全面合法合规,完全符合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完全满足《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及其附件《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否则随时可能碰到合规性这个地雷,严重的可能招致吃官司。
 
  第三,它既要适合开展依法必须招标的业务,也要支持灵活开展自愿招标的项目,因为它毕竟要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不能只能完成某一类项目。
 
  第四,它必须覆盖全部的业务类型,比如货物、工程和服务招标,国际和国内招标,公开和邀请招标,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一步开标和两步开标,传统评审和分工评审,各类评标办法等各种业务场景。另外,系统还应该包括必要的其他采购交易方式,例如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框架协议采购、反向拍卖等。道理跟前面是一样的,不能部分项目电子化,部分项目还是走传统的纸质模式。
 
  记者:你们对电子招投标的未来持什么样的看法?
 
  张利江:总体上讲,电子招投标将给招投标行业带来重大甚至革命性的变化。
 
  从国内外的大量实践来看,与传统的纸质招标相比,电子招投标并非排斥发挥人的作用,而是更好地发挥人的作用,它将招投标活动中程序性工作用计算机来取代,将人的精力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高层次的专业型服务中去。
 
  采用信息技术开展招投标活动具有高效、低碳、节约、透明等特点;有利于建立市场信息一体化共享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市场主体自律作用,结合行政审批事项的改革,转变行政监督方式,促使政府部门增加透明度和可问责性,有利于规范招投标秩序,促进公开、公平、公正交易;有利于投标人获取招标机会信息,降低投标的参与成本,提高通过实力获胜的机会。
 
  电子商务的发展如今可说是一日千里,你看阿里巴巴近日赴美上市,吸引了全世界多大的关注。这个趋势同样会影响到企业的招标采购。
 
  记者:这么说,你是看好这个巨大的发展机会。能不能讲讲,当初是怎么瞄准这个市场的?
 
  张利江:算是机缘巧合吧。我2000年开始深度接触招投标,宝钢集团的招标资质是我参与申请下来的。2003年,我开始推动招标业务的信息化。2006年初我调去集团下属的宝华招标公司担任总经理,在信息化方面自然就下了更大的力气。2007年,我们实现了评标报告的一键式生成和网上售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招标业务骤然减少,我们就投入更多人力对系统进行完善,研发网上交易功能,最高峰时仅招标项目经理就投入了20多个人。
 
  2008年12月,我们的货物招标全流程电子招投标系统成功上线,第一个全流程无纸化项目成功落地,当时是国内首创,中央电视台、《解放日报》、路透社等媒体都做过报道。我们趁热打铁,在2009年3月把工程招标和服务招标的全流程功能也做上去,这样就实现了各种类型项目的全流程电子化。2009年4月,我们发起召开全国首届招标采购电子化发展论坛,我在论坛上提出国家给予电子招标投标予以立法认可,并建立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技术标准等建议。
 
  再后来,国家开始就电子招投标立法,我们深度参与在当中。2012年,我被国家发改委借调去帮助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开展工作,重点参与论证起草《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等工作。市场需求也开始迅速冒出来。我们自2009年开始,就在原单位多次打报告,希望以混合所有制形式搞内部创业,申请迟迟没有明确的回音,于是在《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出台前后,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就陆续辞职加盟易招标,目前员工已有110余人,是国内专职从事电子招投标系统研发和平台应用推广最大的团队。
 
  我认为,我和我们的团队成员的专业、经历、阅历等各种因素的结合,最适合从事电子招标投标服务。我们致力于让招标投标变得更简单,愿意将我们的积累奉献给招标机构,为招标投标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招标 专访 简单 采购 电子
0
 
[ 招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