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氟碳漆树脂涂料施工技术

2014-10-14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以氟碳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配制而成的氟碳建筑涂料,其耐久性和耐候性在目前所有建筑涂料中是最好的,故有“超耐候性建筑涂料”之称

以氟碳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配制而成的氟碳建筑涂料,其耐久性和耐候性在目前所有建筑涂料中是最好的,故有“超耐候性建筑涂料”之称。最早的氟树脂涂料是美国 Dopont 公司开发的聚四氟乙烯树脂( PTFE )配制的,用于户外建筑在美国已有 25 年的实践证明。日本旭硝子公司于 1982 年世界上率先开发成功溶剂可溶涂料用氟碳树脂。美国 Ato 公司近年来又开发了 VFIHFP 共聚物。 AUSIMOST 公司最近开发了含羟基官能团、可溶解的氟树脂,可用于建筑材料方面。而具有自清洁功能( Selfcleaning )的含氟涂料也已开发成功,并投入应用阶段。

国内如上海、杭州、青岛等有关单位也相应开发了应用于建筑的氟碳树脂。目前一些民营涂料厂也在开发氟碳树脂,但是氟碳漆施工工艺研究滞后,严重影响了建筑氟碳涂料的发展。本文作者考察过广州大学城某大学、中山小榄某广场、深圳市盐田区某工地等氟碳漆工程,都存在开裂、起泡、渗水、耐沾污差等问题;收集了一些单位的施工工艺,都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套氟碳漆施工工艺,供大家参考。

1 氟碳漆施工的基材处理

氟碳漆对基材要求跟一般外墙漆的要求一样,基材必须结实、耐水、 pH < 10 、含水< 8% 、无灰、无霉斑等,更高的要求是批灰层必须防水、抗裂、抗碱、结实、平整度< 2 mm 、好施工、成本合理、耐用 30 a 以上。

2 氟碳漆施工程序

氟碳漆的施工程序一般为:基材处理达标→批抗裂防水腻子第一遍→批抗裂防水腻子第二遍→批拋光腻子一遍→贴玻纤防裂网一层→可打磨双组分腻子一遍→ PU 底漆一遍→氟碳面漆两遍。

3 氟碳漆的施工工艺

按照氟碳漆的施工程序分别介绍不同阶段氟碳漆的施工工艺。

3.1 基材处理

一般建筑物都是水泥结构。水泥有 CaO ,强碱性会发生碳化氯化作用,从而破坏墙体。一般水泥结构养护成熟期为 26 d 。 26 d 后结构力强,碱性低,含水率下降。水泥 pH 值高绝对不可用酸中和,这是对水泥人为的破坏,同时会加剧盐碱分的泛出。第二是要做好防水处理。渗水是目前建筑涂料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关于基材处理,我们测定以下几个数据,并记录: pH < 10 ,含水量< 8% 。

3.2 批抗裂耐碱防水腻子

目前氟碳漆所用的单组分干粉腻子,或双组分干粉腻子,不具备抗裂、耐碱、防水功能,这样的腻子施工后为氟碳漆埋下了祸根。因此,本文研究成功一种抗裂、耐碱、防水腻子。此腻子好施工,填充性好,省料,具有抗裂、防水之功能。我们曾这样测试其静态防水功能:批好腻子的样板干燥 3 d ,滴 3 g 水于其表面,用玻璃杯罩住, 30 d 后还剩 2.5 g 水在其表面。腻子一般强调其耐水性能,对于氟碳漆施工用腻子必须更防水,因为一些公司的氟碳漆起泡的根源就在于此。氟碳漆腻子必须有轻微的弹性,单组分干粉腻子是刚性结构,用后日久必然要开裂。双组分腻子刮涂太厚,又养护不到位,也会开裂、泛碱。目前所见到的氟碳漆工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就是这样造成的,抗裂氟碳漆腻子一般施工两遍,每遍需间隔 4~8 h ,每遍用量 0.8~ 1 kg 。

3.3 上拋光腻子一遍

此遍的目的是提高腻子的光洁度,同时提高批灰层颜色的一致性。

3.4 贴玻纤防裂网一层

玻纤网有防虫蛀、透气、不燃、防水、可清洗、耐酸碱性能,同时防开裂、抗撞击,使用寿命长达 25 a 以上。贴一层玻纤防裂网,从而可以保护墙面。贴玻纤网一般采用压埋法比较科学合理,贴好后要求每处必须跟墙体紧密贴在一起,基本上处于同一个平面,松紧适度,干燥 8 h 以上。

3.5 批可打磨双组分腻子一遍

氟碳漆最后一道腻子必须平整、光洁、无毛细孔。因此批一层双组分腻子有利于打磨,同时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有一定抗裂功能,此双组分腻子添加剂部分一般不要过多,否则不利于打磨,过少则附首力差、易开裂,一般加 10% 。双组分腻子搅拌均匀批上墙上 8 h 后可以打磨,打磨好后用大量水冲洗干净,再每间隔 8 h 淋一次水,以后每隔 4 h 淋一次水共 3 次,干燥 48 h ,此层腻子用量一般不超过 0.8 kg /m 2 。

3.6 喷 PU 底漆一遍

一般氟碳漆施工采用 PU 做底漆,性能可以达到要求,而且成本较低, PU 喷到双组分腻子上既不开裂又不发软,干燥快,附着力强,强度高,过 8 h 轻微打磨一下,去掉灰尘,一般 6~ 8 m 2 /kg 遍,干燥 24 h 以上。

3.7 喷氟碳漆面漆两遍

按配比配好氟碳漆搅拌均匀、过滤、活化 30 min 就可喷,一般 2 遍的用量是 4~ 5 m 2 /kg 

 
 
[ 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