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换热机组是集成了板式换热器、泵、阀门、现场仪表、管路和工控于一体的成套区域供热控制设备。它的标谁化模块设计,合理的结构极大的节省了用户的宝贵的占地面积和基建费用。一般换热机组的生产周期为25天至35天左右,包括工控在内,机组整机出厂,出厂前做冷态运行,用户只需现场安装四到五根管路和一根电源线到机组的电控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现场的工作量和工程费用,也极大地缩短了工期。特别是同时多座换热站一同建设时更明显。而散站各部件采购周期一般为30天左右,基建安装一般为10-15天,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散站不方便打压试验,而整体设备的调试运行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2、便于售后服务、利于集中管理
整体式换热机组一般选用可靠的元器件,具有优异的性能价格比及高度的运行可靠性,可真正的做到免维护,终身保修。无论机组中哪个部件出现问题,全部由换热机组厂家负责,一般全在2-8小时内到达现场,24小时把问题解决。而散站则是换热器出了问题要找换热器厂家;泵出了问题要找泵的厂家;自控出了问题要找自控厂家等等。这样不便于集中管理,也不能更好的服务。
板式换热器和板壳式相比有哪些优势
板式换热器设备是换热、换冷领域中最新型的设备之一,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传热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并具有处理微小温差的能力。在化工、石油、电力、造纸、冶金、采暖、空调、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已成功地取代了体积庞大、热效率较低的其它类换热器(如列管式、容积式、螺旋板式等换热器),是加热、冷却、热回收、快速杀菌等用途的最佳选择。
板式换热器是以波纹为传热面的新型、高效换热器,它具有如下特点:
a、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高,一般可达4000—7000w/rn2·℃(介质同为水一水)。与同样流速下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此值约为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3—5倍。在介质为汽一水换热的工况下(0.4MPa饱和蒸汽可直接使用,0.4MPa饱和蒸汽以上可加减温减压器使用) ,板式换热器因传热效率高,可将冷凝水温度将到90℃以下,这样充分换热,可降低蒸汽10%~20%使用量。充分达到节能效果。
b、板式换热器体积下.占地面积小,散热损失小,重量轻。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体积小,每立方米体积内约布置250 平方米左右的传热面积,占地面积仅为列管式换热器的1/5—1/1 0。
c、拆装清洗方便,板式换热器的特点之一就是装拆比较方便,甚至可以不必完全拆开仅把压紧螺栓松开就可抽出板片清洗,更换胶垫,以至更换板片。
d、由于在板式换热器上设有信号孔,冷热介质发生内泄时容易及时发现,可避免发生两种介质混合现象。
管壳式换热器:
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中,是管式换热器中应用较普遍的换热器。
在管式换热器中,由于管内外流体温度不同,使管束和壳体的受热程度不同,导致它们的热膨胀程度出现差别。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就可能由于热应力而引起设备的变形,管子弯曲甚至破裂,严重时从管板上脱落。因此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超过50℃时,就应从结构上考虑热膨胀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热补偿措施。对温差稍大时可在壳体的适当部位焊上补偿圈(或称
膨胀节),通过补偿圈发生弹性变形(拉伸或压缩)来适应外壳和管束不同的膨胀程度。这种补偿方法简单但有限,只适用于两流体温差小于70℃,壳程流体压强小于0.6MPa的场合。但由于壳程清洗和检修困难,管外物料应清洁、不易结垢。
1、温度交叉:指令流体的出口温度高于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2、末端温差:指热流体入口温度和冷流体出口温度之差,或是热流体出口温度和冷流体入口温度之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