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风机、压缩机系统优化节能的社会意义
根据国家发改委2003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泵耗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20.9%,风机占10.4%,压缩机占9.4%。泵、风机、压缩机产品效率平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4个百分点,虽然设计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但制造技术和工艺有差距,整个系统的效率要低20%左右。大量研究和成功案例表明:在应用系统分析对泵、风机、压缩机系统进行优化的基础上采用合适节能设备,可以使泵系统达到10~60%的节能效果,风机系统达到20~60%的节能效果,空气压缩机系统达到10~50%的节能效果。泵、风机、压缩机系统节能属国家重点推进的十大节能领域之一的电机系统节能范畴。
风机、压缩机系统高能耗的主要原因
风机、压缩机本身设计效率偏低,制造工艺落后;
a、叶轮采用一元流动理论设计,效率低。
b、扩压器、回流器、蜗壳等静止元件设计效率低。
c、气封效果不好,漏气量大,能耗高。
系统设计选型不当,偏最佳工况点运行,增加系统的能耗。
调节手段落后,调节水平低。系统变工况运行,通过调节阀门,增加阻力能耗。
管路系统设计、布置不合理,造成局部阻力偏高,增加压力能耗。
如:入口过滤器、消声器、阀门等阻力损失大。
系统不能根据工艺实际需要科学调度,增加了无效能耗。
系统维护管理不当,未及时更换备件,增加内部泄漏损耗。
风机、压缩机系统节能途径
采用先进的设计理论,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及提高制造精度来提高风机、压缩机本身的热效率。
通过系统优化调整,合理匹配风量、风压和减少漏风,提高装置效率。
通过优化风机(压缩机)、电机、传动装置的设计,使其在高效区运行,来提高机组本身效率。
通过对风机(压缩机)系统的科学调度,来合理调整运行工况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合理设计风机、压缩机静止元件,提高叶轮与静止元件的匹配性能,减少通流部件内部流动损失,降低能耗。
合理选择性能调节方式。
合理设计、配置管路附件,减少阻力损失。
三元风机、压缩机叶轮设计与制造及性能调节技术(简述)
叶轮三元流动设计技术
采用三元流动设计方法,输入叶轮内部各质点“涡量(速度环量)”分布要求,通过科学计算得到各个质点的速度分布值,由此得到三元叶片中心面造型坐标。与简单一元流动设计及传统圆弧叶片相比,三元叶片造型更加接近叶轮内部气体流动真实状态,从而确保叶轮运转时具有很高的工作效率。
任意空间曲面三元叶轮造型图
三元叶轮数控加工技术
小型高速叶轮为整体铣制而成,中、大型叶轮的叶片压膜为数控铣制。
性能调节技术
进口预旋器调节技术
调整预旋器导叶偏转角度,使叶轮入口速度三角形发生预期变化,从而即可对压缩机能量头进行调节,调节范围宽50%-105%。
进口预旋器与出口扩压器联合调节技术
进口预旋器与出口扩压器联合调节技术,可在更宽的压力、流量范围内满足变工况的要求, 调节范围宽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