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要求各地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全国正在深入开展节水灌溉工作,并努力建立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但是,目前人们对节水灌溉仍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影响了节水灌溉工作的全面规划及其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灌溉是人工补充农田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一般要经过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消耗水三个过程。输配水主要通过各级渠道来实现,对土质渠道而言,一般从水源到田间进水口,约有50%的水量会渗漏损失掉。田间灌水是指灌溉水进入田间以后,将分配到一定灌溉面积上,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在此过程中,一部分水会形成深层渗漏损失,一部分水会通过土壤蒸发损失,还有一部分水量可能会从地表流失。如果田间灌水方法不当,用水管理粗放,田间水量损失可以占到进入田间水量的30%~40%。作物消耗水是指作物根系从土壤层中吸取水分供其生长并最后形成作物产量的过程。如果灌水过多,棵间蒸发量大,作物腾发量过多,也会造成水量损失。上述第一、第二个过程中的水量损失直接影响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目前我国渠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平均为0.4。第三个过程的水量损失不大,可以通过覆盖保墒和其他农业措施来减少。
因此,节水灌溉可以定义为:通过采用各种工程节水技术措施、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和行政管理节水措施等,来节约或减少从地表水(河流、水库等)、地下水或其他水源中引取的灌溉水量。这是通常所讲的节水灌溉。从这一角度出发,全国性的节水灌溉行动正在进行中。节水灌溉还有另外一个定义,就是从广义的节水概念和水文循环观点出发,即节约水资源量。它是通过各种措施,减少从某一流域或地区排向大海的地表水、无效流失水量的地下水以及从地表失散的无效蒸发量、过多的作物腾发量。因为上述4种情况都是无法回收的水量。但人们可以控制,把它减少到最低程度。由此减少的水量就叫水资源节约量,有人认为这是真正的节水。这种定义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认为渠道可以不进行防渗,让其渗漏后进入地下水,抽上来又可再利用;田间深层渗漏和废泄水量,也不算浪费,流到地下水又回归水中后,仍然进入了水循环,水资源总量并没有损失等。
上述两种定义可以共存,并不矛盾。节约灌溉用水量,可以减少引取的水资源量,实质上仍是节约了水资源量,两者是可以统一的。因此,各地在制定农业节水规划时,既要重视节约灌溉用水量,又要重视节约水资源量,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使两者结合起来。一船灌溉水都要通过修建灌溉工程才能取得,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劳力,因此引入灌溉系统后的水,就不能任意浪费。例如在冲积扇地带修建渠道,渗漏损失很大,如果没有防渗措施,灌溉水就难以流到田间;一些填方地段或土壤透水性大的渠段,即使投资较大也应考虑防渗;但对一些挖方渠段,土壤透水性小,如果防渗投资大,也可以不防渗,渗漏水量可以补给地下水,使其转化为地下水资源;特别在一些寒冷、地下水位较浅、衬砌工程易受冻胀破坏的地区,是否进行衬砌,则要慎重研究;对于进入田间的灌溉水量,不仅要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如平整土地、选取合理的沟畦规格和放水时间及流量等,改进地面灌溉状况,还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的喷、微灌技术等,减少水量损失,提高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率。同时,各地还要重视采取农业技术措施,减少无益的棵间蒸发和农作物腾发量,提高灌溉水的生产率。在某一流域或地区进行节水规划时,既要做好水资源的全面规划,对地表水、地下水和灌区回归水等进行统一调度和分配,同时要强调各用水部门厉行节约用水,特别是节约农业用水,以达到水资源量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