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特斯拉“神话”引起公众对电动汽车抗击雾霾的期望,一边是电动汽车去年不足1.5万台的销量尴尬。中国政府免除购置税的政策能否破解电动汽车冰火两重天难题?
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降价会促进销售,但解决市场困境,更需提升性能,集中力量研发核心技术,做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法规。最重要的是让电动车用上“绿色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汽车尾气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产销量超过2013年全年数量。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85辆和1177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07辆和8700辆。
这样的成绩和原定在201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50万台辆的目标仍然相距甚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清泰称,电动汽车节能、自身零排放、可大幅度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等优势,都是外部性效益。但对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说燃油汽车几乎完美无缺,而电动汽车则“不成熟”、“不经济”、“不方便”,对换电动汽车并没有急迫、现实的需求,缺乏内在的动力。
但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指出,这次的税收减免政策无疑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
由于地方保护的因素,地方补贴迟迟无法落实,导致新能源汽车异地推广面临困境。此次购置税免征打破了地方界限,所有新能源汽车都将受益于利好政策带来的价格优势。
“车辆购置税归中央固定收入,地方政府收入不会因此受损,也就不会降低地方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董扬说。
单凭降低价格并不能完全解决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困境。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动力机械工程专家黄震认为,电动汽车发展最大的阻力是电池技术不成熟,寿命短,价格却占到车总成本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只有突破了电池技术的瓶颈,解决充电时间长、行驶里程短、成本过高的问题,让老百姓“买得起,开着方便、用着放心”,电动汽车才会迎来真正的市场。
困住电动汽车车轮的不仅是电池技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一般都在150-200公里之间,对充电配套设施依赖度很高,配套设施缺乏也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一大因素。
由于缺乏公共的充电设施,北汽集团副总工程师林逸告诉记者,公司需要直接和供电局、小区物业协商,免费把充电桩安装好,客户才能买。“要一户一户推广,很麻烦,所以去年一共才推广了100多辆电动汽车。”
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纷纷出台了充电桩配套建设的措施。北京计划2014年完成1000个公用快充桩建设,覆盖中心城区和近郊。共用快充桩采用直流快充模式,半小时充电就能支撑普通电动汽车续航100公里。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10日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记者会上称,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将进一步完善。目前,购置税的问题已解决,政府将研究推出更多支持措施。比如,促进在新建小区规范建设充电站、在现有充电站中增加充电设施等。
黄震还建议,现在政府多是用补贴的形式鼓励电动汽车发展,应该抓紧时间出台法规,收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市场制定规则,让企业自己去选择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