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化纤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低于“十一五”期间12%的年均增速。增速放缓是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化纤工业发展的重点已转移到质量的全面提升上来,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已成为“十二五”化纤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思路——全面提升质量
《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以来,行业和企业都非常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已推出了一个解读类文件,企业和行业人士在了解规划制订的重大意义的同时,也渴望从行业具体层面加深对规划的认识。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请他为我们“勾画”一个更为具体的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端小平解释,“勾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勾画蓝图,即把化纤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蓝图勾勒出来;二是勾画重点,即把化纤行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标注清晰。
化纤工业增速放缓是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化纤工业发展的重点已转移到质量的全面提升上。
记者:《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提出化纤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低于“十一五”期间12%的年均增速。这种增速的放缓意味着什么?
端小平:《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化纤产量4100万吨,年均增长5.8%;化纤加工量3900万吨,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76%,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化纤总量目标的提出主要是考虑了与《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纤维加工量5150万吨、年均增长4.5%、年均增加值增速8%的目标相协调,以保证纺织工业增长对化纤的需求,同时又考虑化纤工业发展要与纺织工业发展、市场需求、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等相协调。
增速的放缓是化纤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虽然“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化纤产品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特别是在棉花、毛、丝、麻等天然纤维供应难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化纤作为纺织工业最主要的原料,仍将主要承担满足纺织工业需求增长的任务,总量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但化纤工业发展的重点已转移到质量的全面提升,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是十二五化纤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记者: 《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普通纤维差别化发展、高档面料的纤维自给率提高,特别要提高化纤在产业用、仿真领域的应用。是否意味着化纤更加注重其“新兴战略产业”的定位?
端小平:是的,产品结构调整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化纤差别化率、高端面料及制品的纤维自给率、产业用化纤比例、高仿真、超仿真纤维比例等都是调整结构的关键指标。
化纤的许多品种都与当前“国家新兴战略产业”密切相关。例如碳纤维、芳纶1414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都是新材料产业中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的骨架材料;聚苯硫醚纤维、芳纶1313和聚酰亚胺纤维等都是环保产业中的高温过滤的主要材料;再如碳纤维、玄武岩纤维都是新能源、新汽车等产业的基础材料等等,这些品种都是“十二五”国家特别需要的,也是行业需要重点发展的。
记者:《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于生物质纤维利用、循环可持续发展非常强调;在实际应用中,新化纤品种的推广往往也是以“环保绿色”作为切入点。您认为化纤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环保理念?
端小平:《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许多具体发展目标。这是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化纤工业发展相适应的。尽管“十一五”期间化纤行业在节能减排和再生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我们面临的节能减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特别是化纤工业非常集中的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制约明显加剧。因此,“十二五”化纤行业要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重点推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再生利用和生物质纤维发展等等。
重点——主推高新技术开发
高新技术纤维是支撑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材料,是一个国家技术实力和高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
记者:请您重点勾画一下高新技术纤维发展重点。
端小平:高新技术纤维是支撑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材料,是一个国家技术实力和高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发展高新技术纤维既是推进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又是解决先进合成新材料、高技术功能纺织品等薄弱环节的主要手段,更是打破国际封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任务。“十二五”期间各主要品种的发展重点如下:
PAN基碳纤维:重点加强高质量碳纤维原丝研发和生产,并形成原丝——预氧丝——碳纤——预浸布及复合材料的完整产业链。重点提升T-300、T-400级产品工艺装备水平和单线产能,稳定生产,提升质量,强化应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加大T-700、T-800、M-40等品种技术攻关,实现产业化生产。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加强对位芳纶(1414)纤维基础研发并突破中试,形成产业化。优化间位芳纶(1313)纤维工艺,降低成本,重点加强下游蜂窝结构、防护服、绝缘纸等应用研发及市场开拓。
聚苯硫醚纤维:加强基础工艺装备研发,强化下游应用开发与产业化。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优化现有工艺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突破十氢萘工艺技术产业化;强化应用技术开发与推广。
聚酰亚胺纤维:突破耐高温聚酰亚胺纤维中试,实现千吨级产业化生产;加强高强高模聚酰亚胺纤维基础研发和中试突破,力争达到千吨级产业化。
玄武岩纤维:加强多孔化拉丝漏板高温变形的控制技术攻关,突破玄武岩熔体的析晶控制技术,提升质量性能;加强下游制品应用研发和产业化。
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优化现有工艺技术,提升综合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加快工业化生产及下游应用开发。
生物质纤维:重点突破新型溶剂法、离子液体法、熔融法等纤维素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生产。突破聚乳酸纤维、生物质多元醇生物法合成技术等生物合成材料类纤维产业化技术,实现万吨级聚乳酸纤维产业化。突破壳聚糖原料纯化和纺丝工艺优化,实现千吨级产业化。
记者:您怎么看待化纤主要分行业的发展重点?
端小平:聚酯涤纶行业的重点是推动大型化、柔性化、精密化新一代国产聚酯涤纶成套技术装备的升级和改造。推动产业链合作开发,加快PTT、PEN、PBT等新型聚酯研发;加快超细纤维,高吸水、高吸湿透湿纤维,抗起毛起球等高仿真纤维及高阻燃、抗熔滴、高导湿、抗静电、导电、抗菌防臭、防辐射等单一功能或多功能复合纤维开发;加快各类医疗用纤维、建筑用增强纤维、高强高模低缩等纤维开发。推动循环再生利用技术和产品发展,加快再生聚酯涤纶技术和品种开发,提升纤维性能;加快纯涤纶制品的化学法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的合作研发,尽快实现产业化生产。
纤维素纤维行业要加强生物质纤维的基础研究,并推动应用开发。重点扩大竹浆纤维、麻浆纤维以及新型纤维素纤维生产,实现生产链全过程的“全生物质、全生化法”。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加快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加快高白、阻燃、高强高湿模量等产品的应用开发。推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重点解决粘胶生产废气的回收治理。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企业走出去,缓解国内原料短缺局面。
锦纶行业要推动上下游产业链整体协调发展,重点加快己内酰胺及差别化、功能性切片等发展。推动产业链研发,重点解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其重大装备、关键设备等,带动差别化、功能性产品研发和应用开发。推动产学研结合,强化自主创新,加快细旦、超细旦、吸湿排汗、抗菌、防臭等品种开发,加快锦纶地毯丝、非纤用尼龙及制品的开发。
蓝图——高端环保功能化
“十二五”化纤行业要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重点推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再生利用和生物质纤维发展。
记者:化纤产品的未来将呈现什么样的产品结构形态,推进化纤产品结构调整的思路是什么?
端小平: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是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到2015年,化纤差别化率提高到60%以上;高档面料及制品用化纤自给率达到85%;产业用化纤比例达29%;以弥补棉花不足为主要目标的高仿真、超仿真纤维占化纤总产量的15%。
“十二五”期间,化纤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一是推进量大面广的常规纤维的优质化,重点向深度差别化、高端功能性及多功能复合等方向发展;二是加快高仿棉纤维的发展,但仿棉不仅仅涉及到纤维,还需要下游织造、染整、服装等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因此要规范开展产业链合作开发,不断提升仿棉的技术水平,满足终端市场需要;三是加快各类功能性纤维和高性能纤维的发展,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满足快速增长的产业用领域的需求,有效提升产业用化纤比例。
记者:高新技术纤维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端小平:“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性能纤维发展明显加快,势头良好,产业化、国产化技术实现突破,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相关工艺技术、配套装备、产品应用、标准法规等取得了较好进展。现在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初上水平,初步满足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品种能力看,我国主要高性能纤维品种发展都在加快,当前品种覆盖面宽,比美国还全,已位居世界第一,总产能也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重要的高性能纤维生产大国。从技术水平看,重点品种都进步很快,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快速缩短,基本用了5年的时间缩短了与发达国家25~30年的差距。目前部分品种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芳纶1313、连续玄武岩、聚苯硫醚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中等以上水平。部分品种如高性能碳纤维、芳纶1414、高性能玄武岩纤维等正处于中试攻关到产业化阶段。
“十二五”期间,加快高性能纤维发展,不仅是化纤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更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规划》提出,到2015年国内高性能纤维总产能达到16万吨,高性能纤维行业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一是需要强化高性能纤维产业的总体布局和规划引导,避免出现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二是推动技术创新合作,强化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推动行业上规模、上水平,要针对不同品种的技术进展程度有所侧重;整合国内优势资源,加强技术创新合作。三是加快制定相关产品标准,强化质量检测认证等,加强市场秩序规范,推动下游应用开发,培育和维护国内重点领域的市场增长。
记者:化纤产业在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将进行哪些努力?
端小平:《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了化纤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2015年循环利用规模达到700万吨,逐步建立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化纤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一是加快再生聚酯涤纶技术和品种开发,加快再生利用成套技术装备集成开发,优化技术工艺,提升纤维性能;二是推动循环再生利用技术发展,特别是加快纯涤纶服装和制品的化学法回收利用关键技术的合作研发,尽快实现产业化,完成2015年回收利用100万吨产能的目标;三是完善和提升化纤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联盟,重点解决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以及共性技术、关键装备等研发和应用;四是着力推动行业节能减排,重点推进节能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碳足迹认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