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国家能源局规划司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促进多能互补集成应用的措施研究(送审稿)》(以下简称《研究》)进行了验收评审,课题顺利通过。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能互补集成应用在国内外都积极开展了示范应用。美国、欧洲、日本是国际范围内发展较好的国家与地区。我国在一些产业园区、火车站、度假村、居民社区、海岛、大型综合能源基地等领域也开展了相关的应用示范。课题在总结国内外多能互补集成的应用现状、技术现状及政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多种多能互补集成应用的典型案例。对我国具有大规模发展潜力的大型能源基地类、工业园区类、城镇类、农村类、大型公建类、海岛类共六类多能互补集成应用类型,分析了各自的适用范围,重点从源、网、荷、储的角度分析了每类配置方案、推广障碍,并从宏观政策环境、价格机制、商业模式、管理机制、技术条件等方面提出促进多能互补集成应用的措施及建议。
课题由中科院电工研究所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共同承担。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能互补集成应用方面积累大量经验,在十二五期间已开展大量研究,包括国家能源局课题《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网关键技术及微网内各种电源组合配置研究》、《我国“十二五”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微电网先导示范项目方案研究》、国家科技部863项目《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冷热电联供微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等等。
中科院电工所在多能互补领域的研究仍将继续。2016年底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共同举办大规模“中国分布式清洁能源多能互补研讨会”,在行业内引起很大反响。2017年3月课题组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一起赴新奥公司的廊坊泛能微网生态城区块项目进行了考察。该项目位于廊坊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功率与峰值负荷功率的比值达到55.6%,通过采用网络模式设计理念,荷-源-网-储整体优化配置,项目高效集成了分布式光伏、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地源热泵、储能、充电桩等多种能源技术
我国是能源大国,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需求巨大。但目前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输送和消纳遇到严峻挑战,同时天然气存在利用水平较低情况。而多能互补是提高能源效率、促进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实现天然气高水平利用的有效手段,因此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多能互补集成应用将是能源领域的发展热点与发展方向。多能互补不是简单地技术堆叠,系统内多种能源的内部协调优化复杂程度高,集成优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1+1大于1还是小于1,是目前急需攻克的技术瓶颈。同时还存在经济性差、缺乏商业模式、缺乏专项激励政策与机制等等问题,需要共聚全行业力量,实现我国能源行业由单一能源到多种能源有机整合、集成互补的能源体系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