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营造绿水青山自然生态,实现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山西省委、省政府发布了 《山西省 “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根据《规划》的总体目标,我省对“十三五”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设定了相关具体的指标。其中,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到2020年,全省11个设区市PM 2.5 年均浓度下降2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5.4%;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比例高于60%,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控制在15%以下;太原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其他设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比例控制在10%以内;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总量减排任务;烟粉尘排放量比2015年减少10%。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到2020年,构建全省生态安全格局,生态保护红线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不降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完成3000个村庄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在环境安全方面,到 2020年,危险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废放射源全部得到收贮处置;辐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污染事故安全处置率达到 100%。
此外,《规划》提出将大约投入1722.7亿元,“十三五”期间,围绕环境保护目标和重点领域,重点实施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水环境质量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与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 7大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强化项目环境绩效管理。
其中,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方面。重点项目包括:燃煤污染治理工程、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重点行业全面达标排放工程、机动车污染防治工程、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面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
在改善水环境质量方面,重点项目包括: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工程,要求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15万吨,新建配套管网3000千米,完成34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污泥日处置能力达到2200吨;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良好水体及地下水保护工程、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理工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在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方面,重点项目包括:组织开展全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质量等级划分,开展污染场地调研与风险评估,实施耕地和工业废弃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
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重点项目包括: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红线保护工程,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逐步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区标志,对于生态保护红线以及管控区内已有的开发建设活动及居民点,逐步实施退出与搬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生态文明创建工程。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重点项目包括: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要求实施3000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
在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方面,重点项目包括: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或处理处置工程和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示范工程。
在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方面,重点项目包括: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程;环境监察执法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要求实施环境监察、核与辐射等机构标准化建设,建立“一证式”污染源管理模式;环境预警与应急能力建设工程,要求建立完善环境应急救援资源调度机制,建设省市两级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平台;环境信息及统计能力建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