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形势好转,多家光伏企业扭亏为盈,但在国际上日子并不好过,欧盟“双反”给我国光伏产业带来极大的阻力。对此,权威专家表示,我国光伏产业应当完善相应的政策机制,并积极推进光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确保我国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进入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国内外光伏市场需求旺盛,光伏电站投资热情高涨。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制造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光伏企业盈利情况明显好转,前十家组件企业平均毛利率超过15%,多数企业扭亏为盈。
在国内动态上,2016年中国光伏电价调整方案近日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和国家能源局审核,或将于不久后正式对外公布。据悉,此次全国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下调幅度高于此前第一轮讨论稿中所拟定的价格,三类资源区的上网电价分别为0.8、0.88、0.98元/千瓦时,分别由0.05/0.03/0.02元/度调整为0.1/0.07/0.02元/度,未来电价将根据行业情况决定。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孙栋栋认为,目前光伏光伏发电成本依然偏高,每年需要大量财政补贴的支持,而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也是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并成为主要能源来源的必要条件,但是此次政府的电价下调幅度依然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政策对已获批光伏产能电价下调截止日期由2016年4月1日推迟至6月30日,即2016年以前获批光伏项目如果能在2016年6月30日以前投产,则仍能享受当前电价。考虑这些因素,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预计2016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装机将掀起新一轮的抢装潮,另外考虑到此轮电价下调之后,预计2016年国内光伏装机仍有望表现强劲,预计2016年国内光伏装机将突破19GW,因为未来光伏电价仍有下调的可能。
在国际动态方面,12月5日,在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即将到期之际,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欧盟将针对中国太阳能产品重新审核,审核期限为15个月。并且将延展对中国进口太阳能产品的反倾销、反规避既有政策,现行的限价限量措施将延长至少12个月。
欧盟实施“双反”后,大量中国光伏产品被挤出了欧洲市场,中国厂商损失惨重。近期,江苏南通口岸就受理了一批价值166.89万美元的太阳能电池的退运,退运原因就是因为欧盟实施对我国光伏产品实行“双反”,导致我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在欧洲市场价格过高,长期滞销而被退运。近年来,欧盟、美国、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接二连三对我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究其原因,我国光伏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颇有竞争力,对上述国家控制的光伏产品国际市场垄断价格与垄断利润产生了冲击,因而这些国家运用种种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保护其垄断利益。
专家指出,在应对国家政策面的利好时,首先,调整产业结构,应针对上游环节和中下游环节的特点分别采取有力措施。其次,实施垂直一体化战略,前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可以通过特许经营权制度、收购重组下游企业或者投资兴建共同研发体等路径。此外,还应完善产业政策,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光伏产业政策目标定位要清晰以及确立政府与企业互动的操作模式;完善光伏产业财税政策;完善相关研发支持政策;加强长效政策的制定等。
在面对国际上的压力时,一方面,我国光伏企业应积极应对欧盟的调查,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调查终止措施,恢复中国光伏产品对欧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光伏企业应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并积极扩展国内市场和新兴市场,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此外,还可推行企业国际化进程,在海外设厂,由他国出口光伏产品,规避欧美对中“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