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日,在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中国角”企业日边会上,22家公益组织发布《绿色低碳城市发展十项要则》,为中国城市向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转型提出建议。
《要则》指出,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和规模史无前例,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也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冲击。目前,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要性,决心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基于对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国际国内经验的总结,支持中国绿色低碳城镇化的22家公益组织共同推荐十项要则,为中国城市管理者和项目执行者提供决策参考。
这十项要则从低碳城市形态、高效资源利用及包容性城市治理三个维度提供建议,其中包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步行、自行车、公交一体化的交通网络;通过合理城市布局、高效公交网络等减少私人汽车使用;建设高质量公共空间;发展低碳工商业重视能源利用效率的监测管理,以及产业共生、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建筑实际运营能耗和环境影响;垃圾减量和低碳化;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支持城市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吸引城市融投向绿色低碳发展倾斜。
在中国,城市是温室气体减排、履行国家减排承诺的主战场。2015年9月,中美气候领导峰会上,为支持中国在203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北京、深圳、广州、四川等省市共同发起成立“率先达峰城市联盟”,北京、广州等地更承诺将提前十年达峰。发布方认为,《要则》涉及用地、交通、建筑、产业这几大碳排放关键领域,可供地方城市在制定具体计划时参考。
附:22家公益机构名单 (排名按英文首字母顺序)
建筑2030(Architecture 2030)
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CANGO)
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CBCSD)
中美能源合作项目(ECP)
美国环保协会(EDF)
能源基金会(EFC)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EFG)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iCET)
国际城市管理协会(ICMA)
国际城市管理协会中国中心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 (iGDP)
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SC)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
橡树基金会 (OAK)
保尔森基金会(PI)
生态轮回(TEST)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UNDP China)
美国城市土地学会(ULI)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