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转型,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双重压力之下,各种“倒闭潮”之说颇能蛊惑人心。如果说中国是世界工厂,珠三角就是工厂的心脏。如何让这颗心脏在非常时期平稳健康地运行,这是一发千钧的考题。比如东莞在今年高调提出“机器换人”计划,掀起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热潮,连续三年、每年安排2亿元对企业进行资助,以此主动推进产业深度转型。
每当世界经济风雨来袭,低端制造业最是“秋江水‘冷’鸭先知”。下岗分流也好,倒逼关门也罢,概率上都是不争的事实。不过,这一轮“机器换人”,恐怕不能简单视之为裁员潮,更不能轻易钉在悲观主义的柱子上。
在眼下的广东智博会上,由企业推出了东莞机器人产业首部微电影《错过的时光》,通过产业工人的家庭故事,来表达着工业进程的时代叙事。它要说明的无非是一个价值判断:“机器换人”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多赢之举。
屈指算来,自阿兰·图灵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迄今,一晃大半个世纪过去。今天的工业4.0绕不开工业机器人的支撑,同样,《中国制造2025》也离不开人工智能为核心。事实上,据新战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26.4%,中国增势最为迅猛,达55%,年销售5.65万台左右。可以预估的是,“机器换人”之后,企业人工成本与管理成本可能会大幅下降,而终端用人市场的倒逼,必然会促使产业工人适应数字控制的要求,提升劳动技能,进而获得更体面的劳动价值兑现。 当然,舆论的焦点不在于以上道理,而是担心一个现实问题:机器换了人,人往哪儿去?
这样的担心也不算杞人之忧。不过,时下的人工智能,还处在初级阶段,还需要人来控制,在精度等问题上,还需要人来校准。更重要的是,在于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分工精细化,能部分地解决制造专业化带来的岗位问题。就像一部手机,生产线的工人越来越少,但它从贴膜到移动电源等,周边产品与服务却越来越丰富。制造业既有环节需要的人,肯定会呈现减少的趋势,但,制造业的链条却在精细化的趋势中延伸并拉长。二是伴随着实体经济转型,劳动技能培养的转型,也可以相得益彰。比如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鼓励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没有进入就业岗位的劳动者,需要直面“机器换人”的现状,规划好职业设计;被机器换下来的“人”,则需要公共服务跟上节奏,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帮他们找到“心若在梦就在”的好去处。各地此起彼伏的“用工荒”,起码算得上是就业上的安心丸。
好在,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即将终结,劳动力越来越昂贵、越来越稀缺。把就业上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好了,“机器换人”所带来的就业阵痛,起码并不会如金融危机年代那么复杂、那般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