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正在大医院里流行。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医用机器人发展市场巨大,当前需要确定行业标准,做好产、学、研、医的政策衔接,形成良好的模式。
“机器人做手术最大的优势是创伤较小,而且可以精准定位、精准操作。”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用机器人工程与临床应用分会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表示,因此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康复周期。田伟及其团队已研制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骨科手术机器人。
从高空跌落,因脊柱胸腰段骨折无法站立的王先生,不久前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了由田伟和他的团队操控骨科手术机器人完成的手术。“术中,可以用三维影像技术找准需要动手术的位置。”田伟说,机器人在皮肤上探明“病灶”后,为患者植入6枚椎弓根螺钉,对骨折处进行固定。人手会疲劳,而机器人做手术可以提高手术的稳定性。
“机器人手术突破了常规手术中医生眼睛和手的局限,可以在极其狭小的空间开展手术,而且能提高精度。”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说。不久前,他用达芬奇机器人为一位胃部有巨大恶性间质瘤的患者进行了手术。“手术中只要在患者的腹部打3到4个小孔,置入远比人手活动自由度更大的机械手臂。”医生在主机上控制机械手臂,通过高清3D影像设备,精准地在患者腹腔内进行手术,对于空间狭小的高精度操作,机器人医生解决了这一难题。 国际机器人心脏外科合作与研究中心主任、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高长青表示,传统的心脏手术需开胸,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瘢痕大,病人也恐惧手术。机器人手术在肋间隙开小孔,就可完成手术,病人术后一周就可以恢复到正常。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分类,医用机器人归属于专业服务机器人,可以分为四个类别:诊断机器人、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及其他。其中,外科手术机器人和康复护理机器人两个细分领域,国外已经研究了数十年,目前有一定的进展,如著名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不过,田伟等专家称,目前受限于设备数量、操作者资质等因素,我国要真正迎来机器人手术时代,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除了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机器人,更需要加速国产机器人的研发”。
记者了解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腹腔镜、骨科、介入手术等领域开展医用机器人研究;中科院自动化所等在血管介入、骨科等领域开展医用机器人研究;天津大学在腹腔镜、显微外科等领域开展医用机器人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在软组织穿刺、颅颌面外科等领域开展医用机器人研究;复旦、浙大等也在医用机器人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田伟等表示,我国医用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需要确定行业标准,这样才能互通兼容,一起发展壮大,同时要做好产、学、研、医的政策衔接,形成良好的模式。
其次,医用机器人在临床上应用还有一系列政策障碍。用机器人医生做手术,费用是否比传统手术显著增加,手术费用如何报销等问题需要研究。季加孚等认为,应该提高手术报销额度,而且不会增加医保负担,因为用机器人做手术,手术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可以缩短康复时间,虽然手术费用增加了,但是康复期间的费用减少了。对于田伟及其团队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手术费用,田伟表示定然高于传统手术收费,但由于这一创新属于高新技术,目前对于骨科机器人还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