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刷新朋友圈的各种蓝天白云,让曾经风光无限的“两净”市场只剩下净水产品一枝独秀。但在其高增长态势的背后,却有着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鱼龙混杂的隐忧。对此,有业内专家指出,标准混乱和行政多头监管是困扰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净水业井喷式增长
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人们对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净水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末初见雏形,近几年由于水污染问题频发,进一步提升了净水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关注度。奥维云网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4年水处理行业销售额分别为72亿元和1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5%。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白雪涛介绍说,中国是全世界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人均量排在世界第121位。同时,我国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水污染情况。在此背景下,家用净水器走进消费者家庭。从饮水安全角度讲,家用净水设备需要保证安全和品质:一方面是净水能力,是否能去掉污染物;另一方面是自身的安全性,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
奥维云网副总裁吴屹表示,借力审批手续的简化、净水标准的出台以及“水十条”的政策春风和用户需求的提升,净水市场2015年上半年以58.3%的同比增速成为主流家电品类中唯一增速超过30%的品类,在家电市场一枝独秀。
另外,净水电器的盈利渠道明显有别于其他家电品类,关键点在于净水产品对于售后服务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一般来说,净水器在初次购买后,每隔3个月至6个月需进行一次滤芯更换,每台净水器每年的滤芯更换消费在800元至1000元之间,因此,产品安装服务和滤芯更换使得净水器在售后市场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
据奥维云网预测,2015年水处理市场销售量将达到789万台,销售额将达到192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其中饮水机份额将进一步减少,仅占销售额的10%。这意味着中国水家电正从“饮”时代向“净”时代跨越。
标准体系亟待统一
净水产品“井喷”的背后,产品质量和售后是必须突破的瓶颈。安装不规范致净水器变成“漏水器”、滤芯更换无提示致净水器变成“污水器”、运行过程无管控致净水器变成“危险器”等现象亟待解决。
中国家电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鲁建国表示,我国的净水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近两年,随着人们对于饮食安全健康的关注,净水产品快速兴起,但市场鱼龙混杂,也让消费者颇感困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官网显示,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净水器产品质量进行了专项抽查,共检出不合格产品18批次,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30%。
吴屹指出,现阶段净水行业门槛较低,且行业标准发展滞后于行业发展,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检测标准、监管标准,导致企业品牌泛滥,众多非家电领域企业进入,高增长、高利润和相对低门槛是当下净水市场的特点。
据笔者了解,目前全国有净水机生产企业4000多家,中小型净水品牌占绝大多数。中国净水行业协会秘书长顾久传告诉笔者,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净水器生产企业更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中百人以下规模的为数不少,而且多是不打算申领卫生批件的企业。这些小企业以直销等形式私下销售。同时,相关主管部门对这些小企业一般采取“民不举官不究”的态度,而每年国家相关部门对净水器行业虽然也会进行定期的质量抽查,但抽查范围很窄,所起到的监管作用非常有限。
净水家电是当前家电行业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出台行业标准、加强市场监管的呼声始终居高不下。我国现阶段对涉水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根据政府部门分工,由卫生部门负责监管,依法对涉水产品实施卫生监督。在卫生部门发布的涉水产品标准和规范中,涉及净水设备的接近10项。
但中国家电研究院净水器性能研究与测试中心主任邓哲认为,目前净水器的生产门槛比较低,厂商只需要获得卫生批件就可以生产、销售净水产品。但卫生批件的测试方法只是保证净水器不造成二次污染,而对于净水效率、电气安全、结构安全等性能,目前国家还缺少相应的规范。比如一楼的水压和六楼的水压不一样,如果净水机承压部件不能达到一定的受压程度,储水罐就易发生漏水、爆裂等情况。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净水器性能研究与测试中心牵头起草了我国净水机测试标准。此外,qb/t4692-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净水机维修维护服务规范》、qb/t4693-2014《家用和类似用途连续式净水机安装规范》等标准已于2014年11月1日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