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台州市加快新能源发电步伐,单申请接入光伏项目就有73个,其中64个项目已投产并网。未来台州将形成以火电为主,核电、水电为辅,抽水蓄能发电配套,风电、潮汐发电、光伏发电等互补的能源格局。
在供电部门引导和支持下,路桥区的新能源利用,更是先走一程。散落在路桥新桥、蓬街、峰江一带的“冲天炉”制铜企业,都汇集到路桥熔铸园区,在供电部门的指导下,以“煤改电”为抓手,以彻底淘汰“冲天炉”为目标,打响了一场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的生态之战。
“冲天炉”扔进垃圾堆
7月18日,笔者来到台州市路桥区,在新桥镇韩家村一带,零零散散聚集着四五家铸造厂。
“那时候呀,窗户都没办法开,臭气会飘进来,灰尘也很多。”村民张肖告诉笔者,这样的情况维持了好多年,每天从8时开始,恶臭和粉尘就在村里弥漫开来,直到傍晚才会有所好转,而这都是村里落户的几家锻造企业造成的。
对此,相关企业也不避讳。从事制铜行业十几年的企业老板老冯告诉笔者,由于他的企业主要经营铜棒铸件,必须使用“冲天炉”才能完成熔铸,因而需要燃烧大量的焦炭,这个过程难免会产生废气和粉尘。为了降低废气排放,厂里在2010年还专门投入1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大型的环保除尘设备(布袋传输)。
“刚装上去的时候,效果很好,用了一段时间,效果就不怎么理想了。”废气排放无法控制,群众怨声载道,而企业还要随时面临因污染物排放超标被环保部门处罚甚至停产整顿的情况发生。
于是,曾经辉煌的“冲天炉”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18日上午,笔者在路桥鑫国铜业有限公司的厂棚一角看到,遭淘汰的“冲天炉”被当作废料,拆解卖掉,剩下的一些零件,最终被当作垃圾处理。
“煤改电”对企业有利好
突出重围。通过市场调查,借鉴成功经验,路桥的铸造业开始进行技术升级,主要是将“冲天炉”升级为中频炉──中频炉加热装置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金属的新一代加热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热加工质量优及有利环境的特点。
要改就一步到位。
从去年开始,路桥将散落在各地的铸造企业,全部集中到熔铸园区内。截止到目前,已有12家熔铸制铜厂家,被汇集在一起,其中6家是制铜,6家是制铝。除了鑫国铜业在今年4月1日,率先投产外,其他企业正在紧张安装,近期将陆续上马,全部实现“腾笼换鸟”。
产业讲究效益和市场。那么,“煤改电”后,给企业带来哪些好处呢?
“采用‘冲天炉’熔化,不仅加热不均匀、熔化率低,制出造型模具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且原材料浪费大。”鑫国铜业法人代表陈守国介绍,包括土地,厂房、生产线和办公用房等在内,该企业实现彻底转身,共投入3.4亿元,其中2只中频炉就投入1600多万元。
扳着手指头,陈守国给笔者算了几笔账:
首先,通过3个多月的运行,电费可以降低20%以上。
其次,使用中频炉后,除了保证产品质量外,产品的种类和附加值也增加了,市场的竞争力也不自觉增强。
第三,随着中频炉的使用,其他生产线也进行技术改革,人工成本大幅减低。
当然,最值得计算的是环保账。虽然,集中到园区的铸造企业,大部分还没有恢复生产,无法用诸多的数据说明,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即“煤改电”后,熔铁中,废气、粉尘基本做到了零排放。
笔者在鑫国铜业熔铸车间看到,新造的厂区地面整洁有序,焦味消失,生产环境得到质的改变。更值得一提的,使用中频炉熔炼后,里面的废渣也可以另外处置,可以第二次提炼,大大减少固废排放,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电网改造保障企业用电
面对生态之痛,路桥区供电公司为响应政府节能减排政策,以推进“以电代煤,推进新能源建设”为战略,早在2013年,就开始大量的前期调研,摸清已有“冲天炉”企业的分布、现状,特别是耗电情况。
路桥区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陈士华介绍,
“一切靠数据说话。一开始 ‘煤改电’时,工作比较艰难,一些客户抵触心理非常严重,供电员工就长驻厂里,上门引导客户,推介电锅炉进行技术介绍。”
“当初我也犹豫过,但随电力公司去外地考察,看到其他企业更换电锅炉运行非常平稳,而且运行热效率在95%以上,每年可节省不少费用后,我也心动了。”说到这里,陈守国对当地电力部门赞誉有加。
据了解,中频炉的用电要求比较高,为帮助客户及时掌握电锅炉相关知识,路桥供电客户经理每天上门向客户介绍电锅炉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环境因素及电锅炉和燃煤锅炉等性能比较,让客户了解掌握电锅炉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同时,成立能效服务小组进驻园区,开辟绿色通道,提供VIP服务,优先保证实施电能替代配套电网项目投入。
陈士华说:
“对12家搬迁的企业,我们设立专项客户经理,上门做好用电咨询,了解企业预备申请用电容量及用电设备特点。另外,鼓励企业在夜间生产,充分利用峰谷电价格优惠政策。”为了保障园区供电,从去年到现在,路桥区供电公司一直进行电网改造,陆续修建了4条10千伏的新线路,专门为园区架设了2条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