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主线。该法通篇围绕大气质量改善目标这个主线展开的,明确提及“大气环境质量”达36次之多,接近全部条文的1/3,为该法的最大亮点,体现了环境质量要与老百姓切身感受相符的立法思路,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转向以质量改善为核心提供了法律保障。
燃煤对我国大气污染贡献率在67%左右。图为湘潭电厂30万千瓦机组脱硫塔。
2、强化政府责任。该法规定了地方政府对辖区大气环境质量负责、环境保护部对省级政府实行考核、未达标城市政府应当编制限期达标规划、上级环保部门对未完成任务的下级政府负责人实行约谈和区域限批等一系列制度措施。
3、加强标准控制。新增“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和限期达标规划”章节并前置,规范大气污染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行为,以及标准运用和落实。
《大气污染防治法》使得对建筑扬尘的严肃处罚变得于法有据。图为长沙市万家丽高速路下方的一处施工现场。
4、坚持抓主要矛盾和源头治理。第四章“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中,对加强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作出具体规定。
5、强化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推行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要求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等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实施协同控制,对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作出明确规定。
《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机动车出厂、排放、油品等方方面面做出法律规定。图为长沙市万家丽路一处机动车尾气检测点。
6、充分体现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秉承新《环保法》强化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立法思路,《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信息公开的表述有11处规定。
7、加大了处罚的力度。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条文有129条,其中法律责任条款就有30条,规定了大量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并有相应的处罚责任。具体的处罚行为和种类接近90种,提高了这部新法的操作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