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内蒙古、深圳、安徽、湖北等多省市区开展电改工作后,最近一个纳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贵州也于近日发布电力改革文件,正式迈进电改大门。至此,由地方驱动的全国电力改革思路已经“隐约”展现在世人眼前。纵观这些地方电改,建立独立的输配电价格机制、售电环节市场化等现实问题成为改革的关键及难点。值得肯定的是,通过这一轮电改试点,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或将在新一轮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下一步电改释放更多“红利”。
理顺电价是关键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称,去年11月以来,政府定价范围大幅缩减,放开了56项商品和服务价格,包括输配电价改革等多个重点领域市场化价格。由此看来,理顺电价是当前电改的重要内容。
随着贵州《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的出台,贵州省作为省级主体也加入电改行列。该方案提出,推进电价改革、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促成发电侧和售电侧改革、开放电网公平接入等多项任务。对于如何推进电价改革,文中提道,先是单独核定输配电价,并逐步过渡到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同时,分步实现发售电价格由市场形成,放开竞争性环节电力价格,把输配电价与发售电价在形成机制上分开。上网电价由用户或售电主体与发电企业通过协商、市场竞价等方式自主确定。
对此,电力行业专家表示:“电价改革下一步要做的主要是在各省、电网公司建立独立的输配电价格机制,这是‘管住中间’(管住输配电环节)最重要的事,其次是加紧测算交叉补贴,再次按照‘9号文’要求‘放开两头’逐步走向市场。”
一位电力主管部门负责人向济南日报记者透露,目前我国是销售电价交叉补贴最严重的国家,居民电价偏低,工业商业电价偏高。面对交叉补贴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调节交叉补贴是未来电改必经之路,贵州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贵州方案提出,过渡期间,由电网企业申报现有各类用户电价间交叉补贴数额,通过输配电价回收。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种以“以明补代替暗补”的循序渐进的方式,最终逐步取消交叉补贴。
售电侧改革引人关注
与不久前内蒙古电改一样,贵州也具有较早尝试跨省交易的经验。电力行业专家表示,贵州省等多个西部省市承担着“西电东送”的任务,长期向广东省等东部省市送电。跨省交易是电改的重要环节,贵州的跨省交易模式对全国范围的电改有示范意义。
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是售电侧的重要环节。值得一提的是,贵州的电改方案提到,要建立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电网的运行模式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原来由电网企业承担的交易业务与其他业务分开,交由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运行为电力市场交易机构完成。电力交易机构的职责包括什么?文件中提出,该机构主要负责市场交易平台运营和管理,负责市场交易组织,提供结算依据和服务,汇总用户与发电企业自主签订的双边合同,负责市场主体的注册和相应管理,披露和发布市场信息等。
与内蒙古一样,贵州已于6年前开始推行大用户直购电,这是未来电改必须完成的工作。一名行业分析师表示:“未来可能采用独立区域交易平台和大用户直购模式,才能进一步实现售电端的市场化即售电侧改革,或将拉低整体性购电成本。”“地方驱动”释放“电改红利”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省份加入电改行列,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尝试摸索我国未来电改模式。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为例,国内已有安徽、湖北、宁夏、云南等多个省市区开展试点。改革试点的核心约束电网成本,为发电、售电实现市场化试水。
从本次贵州电改来看,其推动主体是当地政府。对此,专家分析,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当地大用户来此投资,增加税收,所以一直致力于为大用户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电改有望降低电价,这一趋势为地方政府推动电改增加了动力。
新一轮改革已经从自上而下,转变为当地自我推动,从以往中央主导,演化为上下协同。对于地方省份而言,改革带来最直接的“红利”就是,试点地区通过改革降低输配电价。“降低本地工商业用户电费支出,稳定本地经济。说到底,地方政府希望分享电改红利,用低电价为本地高耗能产业服务。”有关专家表示。不过,这个过程必将是循序渐进的。电改前期还需度过一个基础建设和试水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