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节能网

土壤地下水山雨欲来 污染治理修复人才战略解析

   2015-07-30 中国环境修复网2510
核心提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显示,我国土壤地下水治理迫在眉睫,土壤地下水行业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面对这场输不起的战役,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产业准备好了吗?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显示,我国土壤地下水治理迫在眉睫,土壤地下水行业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面对这场输不起的战役,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修复产业准备好了吗?

 土壤地下水山雨欲来 污染治理修复人才战略解析

“争取利用6到7年时间,使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这既是环境保护部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土壤环境保护形势的科学判断,又是其对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土壤污染标准的修订、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项目试点的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加快起草等一系列举措,加上国家土壤地下水科技研发在“十三五”的空前强化和《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深入实施,土壤地下水行业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味。面对这场输不起的战役,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产业准备好了吗?

答案很简单,看看当前一些环保类上市公司如何大力招募土壤地下水人才。土壤地下水污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较新的问题,缺乏人才是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从业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而人才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那么,修复人才到底在哪儿呢?

中国环境修复研究院大数据的分析显示,我国土壤地下水修复从业单位已经有700家,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而高端人才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海外高技术人才。以土壤地下水修复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当前较为知名的归国高科技人员包括龚宇阳、范天立、马骏、龙涛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环循(北京)环境技术中心董事总经理龚宇阳,他一直参与国家高层土壤地下水修复的政策、技术和标准的制订,并自己创业建立了专业土壤地下水修复公司。当然,海外的背景对于在国内的成功是否起到决定作用,在这4人身上尚难精准判断。因为出国前,前两位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两位在清华大学就读。

土壤地下水修复属于经验行业。一方面,国内同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另一方面,国内已经成为土壤修复的巨大潜力市场,而这一特定发展阶段仍需要新技术的推动。因此,海外高技术人才回国和企业引进海外人才仍是最佳选择,但要只争朝夕。

曾在国内外多个知名咨询公司工作过的北京建工修复技术副总监彭勇表示,海归人员掌握国外成熟先进的知识、技术及经验,对于新兴的修复行业是重要的资源,在一些重要研究和实践项目中已经带来很大贡献,在国内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海归人员如果能充分与国内的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文化环境相适应,内外结合、扬长避短,成功几率将大大提高。

其次是科研院所。国内开展土壤地下水修复研究远早于商业化工程项目的实施,而且科研院所一直也是多数项目实施的主要技术力量。因此,科研院所有着一大批专业化修复人才,比如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还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环保系统单位。廖晓勇、郭观林、龙涛、夏天翔等是近年来活跃在一线较为突出的青年(40岁以下)科研人员。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加大科研体制改革力度,鼓励科研人员“下海”创业,这客观上为从业企业短期内提高技术水平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魏文侠认为,大部分科研人员都是高校博士或者中科院博士,做的相对精细,机理研究居多。他们到企业工作后应加大成果转化,多把先进的东西运用到实际的工程实践中。

再次是行业龙头企业。2014年全国土壤修复企业10强前三名都是较为纯粹的土壤地下水企业,也是我国技术人员实力最强的从业企业。北京建工修复一直处龙头地位;北京鼎实主要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高,近年来大量积累工程实践;中节能大地经过2年的快速发展,在2014年底时,其技术团队的综合实力甚至有超过北京建工修复之势。以土壤地下水业务为主的还有河北煜环和江苏上田等。江苏上田连续引进了李小平、斯克诚、苏衡、姚凯等既有海外背景、又有长期国内实践经验的高技术人才,迅速提升了企业技术水平,又降低了海归不了解国情的风险。

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圈内人士谈到,从一个公司跳到另一个公司,高端人才通常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适应期。而新东家花了重金就不太可能给与太长的过渡期,这与国内企业多想走捷径有关。

最后就是专业培训。现有人才捉襟见肘,难以满足从业单位工作和发展的需要。企业自己培养就免不了参加专业技术培训。除了教授知识和经验,高端培训还可让学员近距离同国家知名专家交流,不断转换思路和创新,并扩大人脉关系,为今后的合作和市场奠定基础。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张红振表示,土壤地下水修复的人才需要大量的案例经验才能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目前在全国层面的环境修复交流和相互学习平台缺失,需要形成业内的人才产出推荐和交流机制,才有利于推动行业人才整体水平的大幅提高。

中国环境修复研究院院长高胜达指出,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的创造力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国家确定了中国梦和生态文明的愿景,则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和崛起必不可少,只有本着“海纳百川、修复育人、人企共进”的人才观,企业的人才才能似春苗、如泉涌,产业方能彰显蓬勃向上之气,如此修复大业必有可成。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推荐图文
推荐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