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实施。根据《规定》,新建住宅小区、交通枢纽等相关停车场应按照不低于总停车位10%的比例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
政策红利的落地,让公众再度聚焦新能源汽车充电难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
随着购车补贴政策的退坡,为根治顽疾,日前多地纷纷出台有关充电设施建设的规定。
7月14日,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7.85万辆,同比增长3倍。
市场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提升,上述举措在接力单一财政补贴的同时,有利于实现多元支撑和长远发展。
为充电设施争得“一席之地”
上海并非个例。6月29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推进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明确指出,新建住宅小区、社会停车场以及新建商务、商场、酒店等商业服务设施,按不低于规划停车位数18%的比例建设或预留充电设施(接口)。 此外,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委获悉,《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规程》目前已在编制当中,将对未来新建建筑预留充电桩接口、电动车停车位等进行规范,预计年底前正式发布。
“此次北上广的集体发力,就像一股旋风,前期‘席卷’其他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进而惠及全国。”卓创资讯分析师边彬彬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关注的角度从单纯的汽车转向幕后的充电设施,也折射出广阔的市场前景。”连锁反应已然显现。7月3日,成都市政府网站公布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若干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实施细则指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经营性集中式充电站,并给予建设投资(不含土地费用)30%、最高500万元补贴;鼓励个人在自有车位自建充电桩,每个补贴600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3月31日,南昌市发改委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施补助申请公告》,称南昌将对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施进行相应补贴,对于新建充电设施按充电设备购置总价给予20%补助。这也是国内首个地方城市出台 对充电设施的补贴细则。
“有关充电基础设施的中央补贴款已启动拨付,首批预拨资金将达20亿元。”7月15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相关人士称。
设施标准待完善PPP模式可期
多重政策加码之下,充电设施建设将驶入快轨。可以预见的是,具体建设过程中,产权、物业以及与电力部门的协调等工作,将成为“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的关键。
“目前,充电国标的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开始征求意见,有望8月正式发布。”近日,在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汽车信息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委双新处处长许心超透露。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尽管目前各地正全力建设充电设施,但接口方面“车、车不一致,车、桩不一致”的问题日益凸显。“各个企业建设的充电桩并不具备兼容性,安全性和利用率也大打折扣,新充电国标的出台将着重解决这一问题。”许心超说。
记者查询得知,国家层面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南》预计7月出台,与之相配套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导意见》也将同时发布。“主要是解决消费者如何安装充电桩的问题,包括怎么建、建设流程、范围等,使得基础设施建设有章可循。”业内人士坦言。
2014年11月,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出《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着重指出,鼓励创新投入方式,采取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建设运营充电设施。
2014年12月,财政部出台《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30个PPP示范项目中,天津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网络赫然在列。计划到2016年,天津将建设公交充电站40个,公共充电桩2000个,总投资约5.16亿元。
“充电设施建设还仍处于摸索阶段,引入PPP颇具新意。加之各地新政中,针对社会资本动辄百万的补贴政策,激活社会资本的同时化解政府融资风险,进一步形成合力。”边彬彬分析称。“市场还需经历一段培育期,电价补贴、税收等配套亟待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