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已发展高效节水农业57.8万亩,其中沙坡头区27.7万亩,中宁县17.1万亩,海原县13万亩,采取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相结合,重点推广了滴灌节水节肥一体化管理模式,节水增产效果明显,亩均节水500方左右,节水50%以上,节肥10-15公斤,节肥15%以上,节省劳动力80%以上,节本增效突出。特别是2013-2014年,通过沙坡头区灌区7万亩高效节水项目的建设,取得了3个方面的突破,实现了3个转变:一是加快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步伐,带动了土地流转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已累计达到34万亩,占灌区耕地总面积的43%,实现了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二是培育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培育了30多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从事枸杞、供港蔬菜、制种玉米等高效作物的标准化生产,强化了产业扩规增效和农机农艺的有效结合,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绿色现代农业转变;三是走出了一条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的新路径,预计全市总节水量5600万方,通过农业节水实现水权转换,有效解决工业用水紧缺的突出矛盾,实现由高耗水农业向高效节水农业转变。
目前,沙坡头区、中宁、海原县已分别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就节水农业发展目标、规划区域、制度建设、重点工程、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今后,重点是建立健全节水农业运行管理体制和补偿机制。为此建议:
一、建管同步,既要加快建设,又要加强管理。需建立节水灌溉设施管理办法,健全运行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提高使用效率,维护资产保值增值。
二、建立水权转换机制和交易市场,凸显节水收益,调动节水积极性,引导全社会惜水节水,真正把水当作商品,建立自觉节水的长效机制。
三、建立财政资金扶持的工程补助机制,将高效节水农业的主要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将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易损的滴灌带等纳入农资补贴范围,对贷款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工程进行贴息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