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工程机械行业低位运营已有时日,作为中国制造业基础的基础行业,工程机械昔日的辉煌似乎一去不复返,行业内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寻求着突破和发展。与国家政策荣辱与共的工程机械,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而变化。那么2015年的国家政策又有哪些利好呢?
房产政策松绑利好工程机械
最近最热的话题莫过于房产松绑,每每打开网页,映入眼帘的莫过于房产松绑,利率下降,首付下降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仅对于购房者、开发商、等都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好机会。而对于工程机械而言,亦是如此。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与去年相比,今年并未出现“调控”、“抑制”等词汇,而是用了“支持”、“促进”的字眼。
地方方面,福建省住建厅、财政厅、金融办等三部门近日制定出台了《关于稳定住房消费支持刚性住房需求的若干意见》;广州宣布通过公积金购买90平方米以下首套自住房首付降低至两成;济南、宁波等地也出台政策,在信贷、保障房等方面松绑楼市。
有消息称,高层正在密切关注楼市出现的问题,要求住建部等部门研究对策,做好政策储备,稳定房地产市场。其中,除税收、限购、房贷政策松绑外,还包括加大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加入等。目前,有关部门正等待合适时机推出相关政策。
事实表明,3月以来房地产市场明显升温,市场乐观情绪不断提升。有专家预测,在经历长达18个月的漫长调控后房地产行业有望在今年迎来转机,而这无疑也意味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契机。
据了解,房地产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占比约为55%,此次楼市政策的调整必将促进房地产销售需求的回暖,后续将明显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进而刺激工程机械需求,改善工程机械行业脆弱的供需状况,促进工程机械行业现金流转好而实现良性循环。
一带一路上的基础建设交通先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工作在《一带一路愿景行动》中得到充分彰显。
《行动》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
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绿色低碳的交通设施指的主要就是高铁,因此,高铁在一带一路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铁路建设上主要是三个方向,北面是与俄罗斯,西面是与中亚各国,南面是与东南亚各国。
2014年10月13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的见证下,中国发改委与俄罗斯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国家铁路公司四方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高铁项目。
而一带一路上的交通建设,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各级地方政府也开始加大对交通的投资力度,公路、铁路、不断加码。道路交通等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这些强有力的政策刺激,将使工程机械继续保持在基础行业的位置上。
水利投资加码工程机械需求增大
继楼市稳增长新政出台之后,3月31日,政府又从政策工具箱拿出了规模超过4880亿的水利项目工程包,以提振国内需求。
在当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表示,从全口径角度讲,2015年水利投资的规模将在去年4880亿左右的投资额基础上进一步增长。而在这些投资中,首先是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倾斜,这是一个重点的领域,占今年全部水利投资的45%左右。
据矫勇介绍,目前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已达到57项,今年还计划新开工27项重大水利工程,其中接近一半的项目布局在西部。今年水利投资的重点分三大块,一是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二是农村饮水安全;三是面上水利工程。这一块投资下去之后,对我国经济稳增长、扩内需肯定会起到明显的支撑和拉动作用。
对于这些工程的具体进度,矫勇表示,2014年新开工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贵州夹岩、西藏拉洛等17项重大水利工程,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已达到57项,目前都在加快实施。今年计划新开工的27项重大水利工程目前已经全部立项,正在加快相关前期工作和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年内将陆续开工建设。同时,加快“十三五”拟开工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做好后续开工项目储备,并争取尽早开工建设。
可以预期,各地蓬勃开展的水利建设,对于水工机械及农田水利施工机械、疏浚技术及设备、防汛抗旱机械设备、环境保护及水处理设备将直接形成大规模的拉动作用,而工程机械领域中的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以及起重机等产品,也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长臂挖掘机、水陆两用挖掘机等特种工程机械产品更将迎来大显身手的机会。
矿业领域从长远利益看发展
“全球采矿业正在经历一个艰难时期。”在全球最大的矿业企业之一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山姆?威尔士看来,全球采矿业目前正处于周期性调整中。而在中国,由于政府的介入,这种调控更是被大幅强化。
在年初召开的2015年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上,一条“整顿关闭矿山5000座以上,矿山数量下降5%以上”的任务目标显得格外醒目。3月份,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约谈17家煤炭生产企业,要求加大力度依法依规限制产量,改善供求关系。
在市场“寒冬”和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下,煤炭、铁矿等领衔的矿山行业,正在踩下产量扩张的“急刹车”,逐步迈入“控产”时代。
严峻的环境,产能的降低在短期内势必导致挖掘机、装载机等相关工程机械产品销量的下滑。但与此同时,大量中小企业的退出,加上更为严厉的关于采矿安全性的法律约束,也将意味着采矿机械化程度将越来越高,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释放更多的大型设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