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而美、因水而灵、因水而兴”,江苏省南通市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涉水历史遗存丰富,近年来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水利格局。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入河污染物总量仍然超过了水环境承载能力,水功能区整体达标率偏低,部分河道水质较差,水环境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短板,水体污染及其导致的水环境恶化是制约全市水生态系统健康和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的最不利因素。南通市委、市政府从2010年起开始实施引江调水工程,充分利用长江水资源,新建提水泵站,增加区域水资源量的有效供给,改善水环境。
为更好地服务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3月初,南通市审计局开展了充分的调查研究,整合市县审计力量,全面启动了全市开展引江调水绩效“一条鞭”审计项目,在摸清引江调水规划完成情况、资金筹集及使用管理、引调工作组织管理等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抽查沿江沿海20多个涵闸,同时设计民意调查问卷,深入农户倾听村民意见,据此提出优化整治方案、发挥资金更大效益、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等建议,进一步构建水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4月中旬以来,审计人员深入海安县引江调水工程河道沿岸,调查引江调水工程项目实施效果,发放调查问卷,对引江调水工程是否及时实施,河道清淤、驳岸工程有无偷工减料,有无企业偷排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是否直接排入河道,引江调水对通航、滩涂养殖有无影响,近两年来水质情况变化,水质改善与引江调水工作相关性等方面走访河道沿岸群众。走访结果表明,海安县大力实施“引水活水工程”,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对城市水环境改善起了促进作用。
审计表明,海安县围绕让水流起来、活起来的目标,统筹推进老通扬河、红光河、栟茶河等河道清淤整治,实现城区河道引水活水常态化。综合整治规划控制区河道68条(段)151公里,新建生态护岸69.6公里,新建闸10座、闸站3座、地涵32座。适时开机引排,科学调度,加快水体交换速度,保持城区各河道正常水位和良好水质。2014年城区换水约1100小时,置换水体约5940万方,有效促进水通水活,河道水质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