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近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启动建设。该项目将优化整合区域内现有的热力资源,依托大型发电公司对工业企业集中供热,并争取用2年时间,逐步淘汰300余台燃煤小锅炉以及关停2座小型热电厂,这一举措标志着相城大气污染防治迈出新的一步。
切实推进节能减排,是相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的首要任务。在大气污染治理上,相城区将兼顾“堵”和“疏”,一方面重点关闭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另一方面还将主动探索节能减排的新举措,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和可持续的能源支持。
据测算,小型热电厂每燃烧1吨煤,就会产生12到17公斤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可达到20公斤左右,分散供热不但造成热力资源的浪费,长期以来产生大量粉尘和废气,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也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面对严峻的环境压力,相城已逐步认识到集中供热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一环。
相城区副区长陈建国介绍,从去年开始,相城就已经着手进行大气污染集中治理,并于年内淘汰了50台燃煤小锅炉。今年,相城相继出台《大气污染防治三年工程实施方案》(2015—2017)、《相城区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工作任务》等一系列工作文件,把全面排查整治各类污染源、削减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纳入计划,并将集中供暖明确列为计划重点。
有了明确规划,集中供热工作很快步入实施。“光靠财政投入进行环境治理和集中供热,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陈建国说,在经过反复论证后,相城创新模式,尝试邀请社会资本参与运营中来。
今年5月12日,望亭发电厂、相城城市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苏州惠龙热电有限公司三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出资6亿元,共同组成新的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运行后,将铺设全长37公里的三根管网,向相城区的城区、北桥、渭塘、阳澄湖等片区集中供热。初步估算,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排烟尘7000多吨、二氧化硫9000多吨,节能8000多吨标煤。
政府牵头、企业参与,不仅为这一项目的启动寻得突破,也为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效益提升带来新的机遇。节能就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下降,莫国平说,“发电机组由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组成,通过技术改造,让发电能效较低的低压缸直接产气,实现热能梯级利用,发1度电同比节约标煤23.5克。”
同样,集中供暖项目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用户企业的自主选择权。根据创新驱动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相城将以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通过“关停不达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淘汰各类污染企业300家。其他不使用集中供热或在管道覆盖计划以外的企业,可以选择改造使用天然气或生物燃料等清洁能源自行供热。
“当然除了特殊情况外,我们还是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选择集中供热。”陈建国说,企业选择集中供热的生产成本只有使用天然气的一半,节约下来的这部分成本将作为企业探索转型升级的资金支持,从而形成资源优化、生态保护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良性发展循环。
据了解,预计明年6月管网将铺设完成并开始集中供热,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当中。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根本还是要实现产业转型,今后,相城区将进一步构筑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此外,还将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在产业内部、企业内部、园区内部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寻求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