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开启了制造业向智能化迈进的新时代。作为珠三角“机器换人”的典型,众多目光投注到东莞和佛山这两座制造业大市。佛山将工业4.0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东莞则提出“东莞制造2025”对接国家战略。两市在重塑工业转型升级新优势的道路上不断作出探索。
莞佛两市“机器换人”的推进可以说是齐头并进。但由于造就两市产业格局的历史条件有差异,佛山“机器换人”需求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另外在“造机器人”方面的能力有着比较好的产业基因。
在这样的环境下,结合自身实际,汲取佛山有益经验,东莞在“机器换人”的路上或能走得更好。
“机器换人”集中在优势产业
特色产业聚集在各镇街,是莞佛两市的产业布局特点。
莞佛两市“机器换人”的主要领域,都是围绕各自的优势产业开展的。东莞“机器换人”应用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五金制品、电气机械、包装印刷等行业,而佛山则集中在家电、陶瓷、汽车制造等行业。
就工序来说,两市“机器换人”替代最多的都是搬运、切割、分拣等极耗费人力的岗位,以及冲压、焊接、喷涂等具危险性的岗位。
一个地区“机器换人”的需求往往从龙头企业开始。一谈到佛山民营企业,多数人会立马想到几个大名鼎鼎的品牌:美的、格兰仕、科龙、志高等,这些品牌占到全国家电市场的15%。再有,陶瓷品牌,如东鹏、新中源、蒙娜丽莎等,这些品牌更是佛山的一张名片,它的建筑陶瓷产量占全国的60%。
“我去美的看过,一些拉伸、一体成型的生产线都很智能。”东莞市嘉利集团执行董事赵凯说,美的对智能化的需求带动了其配套工厂生产线的改造。同时,美的等佛山家电品牌还与互联网巨头合作,从传统家电的制造商转为智能家居的创造商。
“同样是制造业,互联网巨头找到佛山,而非东莞,名牌优势是一大因素。”独立研究员、前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院工业4.0研究员严帅说,东莞能说得出来的制造业工厂,大部分是给龙头企业做代工的。
他说,东莞服装企业发展,但是服企实施“机器换人”还存在难度。因此,从本土龙头民营企业对“机器换人”的带动作用来看,佛山民营经济基础扎实,基因比较好。
汽车产业有效推动机器人研发
数据显示,东莞已有66%的企业开展“机器换人”,佛山并未有类似统计数据。但是,业内人士大多认为,佛山“机器换人”普及范围会更加广泛,这主要得益于当地的汽车制造业。
在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程度最先进的就在汽车产业。佛山汽车制造业基础雄厚,一汽—大众佛山项目、北汽福田、福迪汽车、粤海特种车、陆地方舟新能源汽车、飞驰汽车新能源客车等整车项目均在佛山落地。围绕汽车制造业,佛山早已形成一批工业机器人研发企业。
“我个人认为,家电、陶瓷的行业标准都是差不多的,而且主要工艺领域集中在拉伸、切割等,这些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已比较成熟。”一位给惠普、IBM做代工的电子行业的企业家说,相比而言,东莞面临的是千变万化的订单、繁杂的制造门类,因此,实施“机器换人”顾虑要更多。
“电路板的布线,现在要求0.4mm,再过几天可能就是0.1mm。”该企业家说,正如苹果手机每两年就更新换代一次,很多电子信息产品更新速率也非常快,因此,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不是说投入就投入的。
“机器人的轨道参数调整不是改几个数字就可以,成本也很高。”该企业家说,东莞产业类型多以OEM、ODM为主,很多企业用直接投资的方式或者举债的方式开展“机器换人”,一旦市场订单不足或自身配套条件不足,又会面临产能闲置,这会影响到成本的回收周期,甚至还可能让企业陷入因无法及时还款而机器被锁死的恶性循环。
该企业家认为,莞佛两市的“机器换人”目前是在市场主导下的企业自身需求,企业都是从自身的能力、资金、市场、管理等方面来考虑,才上项目,应该说是比较理性的。
结合自身实际,东莞正着手在制造业核心产业——模具领域下功夫,今年将在模具行业选择一批重点项目,示范带动“机器换人”。作为模具名镇,长安已成为东莞“机器换人”的示范点。
对机器人企业扶持力度较大
在“机器换人”扶持方面,莞佛两市同样都算得上是大手笔。
此前,东莞已出台“机器换人”专项资金,计划连续3年,每年投2亿元支持企业“机器换人”工作。在“机器换人”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下,今年1至3月,东莞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48.8%,高于全省和珠三角平均水平。
在东莞“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率先出台后,去年11月,佛山也设立技改资金池,全市3年投入24亿元扶持企业技改,推进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支持企业采用智能化成套装备建设数字化工厂,单个优秀技改项目最高可提供500万元扶持。可以看出,佛山更加突出对机器人企业的支持。
而东莞的扶持,有90%以上的资金将用于补贴传统企业,剩余资金补贴第三方服务机构。东莞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机器人企业的补贴资金,但是这些企业可以申请相应的科研项目资金。
在扶持中,东莞最亮点的做法在于高效的资金申报流程,取消纳税门槛,实现网上24小时申报,简化一切申报程序,无需到市经信局提交申报材料,大多不需要跑部门开证明。市经信局组织现场验收认定时,再一并核实回收加盖企业公章的书面申报资料,最大程度地方便企业申报。
核心技术研发在擅长领域寻突破
即使佛山有汽车制造这样的“王冠产业”做机器人产业的研发后盾,但在机器人产业的核心技术上,也比较欠缺。
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来看,在上游核心零部件制造领域,即减速器、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三大核心部件,根据调研,东莞和佛山均处于空白状态。
在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领域,佛山基本已具备制造普通使用要求的工业机器人本体的能力,东莞也有一定的产值,但两市大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在下游系统集成及服务领域,佛山与东莞都已有培育并取得明显成效。据媒体报道,目前,佛山从事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发的生产企业约100家,在汽车制造、家电、陶瓷领域生产的机器人领先全国。
在东莞,由于目前尚无统计口径,2014年市经信局委托东莞理工学院开展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调研。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底,东莞拥有工业机器人装备制造商约40家,主要应用于注塑、冲压、焊接、喷涂等领域,此外,在制鞋制衣领域的切割机器人在全球都很知名。
在龙头企业的标杆作用上,佛山企业已与机器人行业的“四大家族”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瑞士ABB进行合作。库卡中国第一个机器人应用的研发基地将落户顺德。
对于推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东莞也有所行动。最近出台的《东莞市3C产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将建设2—3个3C产业中手机领域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单个项目最高资助达500万元。据透露,东莞也正筹备传统企业与知名机器人企业对接会,通过机器人产业联盟平台作用,推进现有传统制造业向智造提升。
观点
东莞应做好3C智能制造示范
根据去年广东省提出的对珠江东、西岸错位发展的战略布局,以及今年3月出台的《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要求佛山领衔打造珠江西岸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广州作为节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带。
对处于先进智能装备核心圈层的机器人产业,佛山似乎比东莞拥有更加得天独厚的产业环境。那么,东莞应该在珠三角乃至全国“机器换人”潮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佛山借助汽车制造这一“王冠产业”和本地著名品牌集群的智能制造示范带动作用,领跑全省乃至全国。
特殊的历史条件成就了东莞独特的产业格局,也造成了东莞缺乏土生土长的大企业和本地著名品牌,东莞也曾错失不少发展机遇。
知来者犹可追。为什么有制造业企业将工厂迁移东南亚后又回迁,为什么知名企业的生产基地对东莞有粘性?因为东莞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在国内处于前列。因此,东莞应在引进大项目引领转型升级的同时,牢牢稳固住现有的制造业,用智能制造提升现有制造业。
作为全球制造业名城,东莞最为突出是电子信息产业。原来所说的“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指的就是计算机硬件产品,而以前生产机箱、鼠标和键盘,现在是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华为、宇龙酷派、OPPO、酷比、金立和步步高等知名智能手机均在东莞设立了生产基地。
东莞在3C产业制造领域在全国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东莞官方也正是基于此,在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中,首先让3C产业扛起智能制造的大旗,印发《东莞市3C产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推进东莞3C产业智能数控装备应用,确保推广应用2000台国产智能数控装备和1000台工业机器人,今年支持建设2至3个3C产业的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引进培育一批智能装备骨干企业和大型设备服务商,打造多个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
有业内人士指出,3C智能制造的推进必须联合已在东莞建立生产基地的几个大佬级别的企业。由于技术锁定的保密原则,东莞目前拥有的几个有代表性的智能手机整机企业以及有外资背景的“隐形冠军”零部件代工企业,都保持了一贯的低调和神秘。
“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磨合。”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秦勇说,大企业和隐形冠军不感冒,政府可以先从仍然处在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开始引导和培育,成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生产线的研究和服务机构,继续扩大3C产业规模,当这一产业百花齐放,足够壮大,才能在人才、创意设计、内容服务等高端资源的引进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