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江流域多个城市开始执行阶梯水价调整,有的地方综合平均水价上涨超过70%。水价上涨已成为各地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污染、水土流失和粗放式用水,更推波助澜地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为此,水利部提出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的治水思路,而节水成为第一要务。
节水内容丰富,方式也多。但一些地区一说节水,就算成本,说价格,提水价,对于农业大水漫灌和工业粗放式用水却视而不见,对于大量的污水胡乱排放却双耳不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象,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完全是唯GDP论政的业绩观在作怪。
当然,不否认水价杠杆在节水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个杠杆是有限度的,到了极限便无力可发。所以,要加大节水,促进资源节约,必须摒弃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和“投机取巧”的表面文章。地方政府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地节水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对于农业节水,可整合资金、捆绑项目,一块田地接一块田地、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一年接一年地持续干,只有这样,才有实现高效节水的希望。只有堵住源头,加大污水处理,才可能看到清清河水流。
节水,别总拿价格说事,不仅是一种意识问题,更是拷问地方经济发展的取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