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团队参与了一年一度上海环博会,政策层、资本、企业对环保行业的热情十分高涨。关于当前市场热点我们有如下看法。
“十三五”政策思路转变
治理层次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治理方式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转变,治理导向由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变,治理对象由主控新增向增存量并重转变,治理要求由统筹管理向分区分类、精细化管理转变。
政策将不仅仅是总量控制,我们认为,结果导向的思路对行业的影响有四点,一是社会共治诉求、质量改善目标导向将使得基于互联网框架下的环境监测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第三方检测的兴起成为必然。二是行业的市场化步伐将会加快,企业、地方政府将更注重治理结果而非投资成本,具备技术、运营经验的企业将更有优势。三是未来的治理需求将从点源转向面源,从一次污染防治走向二次污染防治,从单个污染物控制走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环保的需求将是全方位的,催生出市政、工业、生态修复、河道治理、景观建设等一体化打包解决能力的环境服务商。四是面向保护人体健康的环境保护产业将逐渐兴起。
基于小康指标的“十三五”规划目标是: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土壤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环境风险有效管控,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系统完整,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2020-2030年全国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得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基本协调,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高。
具体来说,有五大战略任务:
1、实施气水土三大行动计划,分区域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建立健全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推进分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进程,精准治理分流域改善水环境质量,协同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保护。向社会公示城市和控制单元质量目标清单以及实施情况。
大气质量将分三个五年实现珠三角(PM2.5年均浓度42ug/m3至35ug/m3)、长三角(第一个五年PM2.5年均浓度60ug/m3至42ug/m3)、京津冀(第一个五年PM2.5年均浓度93ug/m3至60ug/m3)递推式改善。
水环境质量改善将从分子(水量)和分母(污染物排放量)两方面入手。水量上,从少取水(水资源论证、地下水限采)、增加水(水量调度、水源涵养、生态流量)、节约水(工业、城镇、农业)三点入手。污染物排放上,从经济转型(调结构优布局循环发展)、减排(农业、生活、工业、船舶港口)、增加降解(河湖滨、人工湿地、底泥疏浚)三点入手。
土壤污染治理要水土联治,充分考虑污染物迁移、转化、流动。微污染严格保护、已污染分类管控、严重污染开展土壤、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系统修复。
2、污染物减排
实现从数据管理到系统性、精细化的治污减排全过程管理,严控增量同时消减存量,抓区域性、行业性总量控制。工业(关键)、生活、农业(突破)、交通(突破机动车、船舶)差异化精细化管理。
总量控制制度上包含:刷卡排污、总量预算管理、初始排污权取得和有偿交易、排污指标储备;新建项目总量前置审批;容量总量控制试点;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体系。企事业单位总量控制制度和综合型排污许可,全国排污许可和交易动态管理;以许可证后监管为核心的污染源监管。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与资源能源消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联动,包含资源能源消耗总量、机动车保有量、水资源总量、土地开发红线各个方面。
3、开展分区分级保护、系统提升生态保护水平。
实施生态环境空间分区分级管控、建立生态系统过程综合调控体系、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生态保护从单要素保护向优化生态系统机构、协调生态系统过程、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管理转变。
4、强化全过程管控,降低重点领域环境风险。
风险管控融入常规监管体系,构建多部门协同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衔接的管控制度。从事后应急管理向全过程管控转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提高危废处置和风险管理水平、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
5、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实现环境管理转型。
政府、企业、社会多主体共治。法治为基、市场为要、政府履责、企业守法、社会行动。
行业展望
目前,中国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接近1万亿,三大行动计划投资需求预计达到8万亿。2020年中国将进入后工业经济增长向知识经济过渡阶段,中期内能源结构将以煤炭为主。中西部地区环境恶化风险正在增加、第三产业、生活型环境污染问题将突出。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十三五”时期将是环境质量改善速度和公众需求差距持续扩大的时期。2050年中国环境质量有望获得全面改善。
污泥处置、黑臭水体治理、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土壤环境修复、重金属检测、VOCs监测治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关注,定价也水涨船高。土壤环境修复的主要盈利模式来自于开发商,行业壁垒较高,前期的场地调查能力十分关键。
PPP模式,回报机制和融资渠道是关键
中央政策层推动力度十分坚决,出现了财政部和发改委竞争性出台管理文件的情况。地方政府的首要诉求是解决债务问题,然后是社会责任,而资本的天然属性是逐利,如何匹配双方诉求是关键,地方政府往往会倾向于选择体制内的企业合作。
PPP项目从回报机制来看分为三种,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对于环保行业而言,市政污水属于准经营性行业,在污水处理费基础上需要财政适当补贴形成合理回报机制,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领域属于非经营性,需要地方政府与企业协商形成其他盈利机制支撑可持续发展,比如商业地产、旅游娱乐等。就成本而言,外资企业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PPP项目周期较长,后续资金的支撑对于项目持续良好运营是关键,上市公司、国企具备相对优势。发改委一再提出的建立合理回报机制、创新融资渠道,是两个重要的因素。
(本文转自:溯本追袁聊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