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上将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新能源的发展实现了对传统能源的替代,是解决我国当前能源供需紧张的有效方案。
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有以下特点: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处于基础性地位。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
水能资源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指出,能源供应和安全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能源供求关系深刻变化。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很大,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能源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能源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能源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4年由于油价的暴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一度引发人们担忧,但与上一轮油价暴跌相比,新能源产业已经不那么弱不禁风。首先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步入了时代节拍-以外向型为主的光伏产业将重心转向国内,进而撑起了一个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我国光伏行业在技术进步、政策完善、市场接受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面对油价暴跌的局面,我国光伏发展也表现出了十足的韧劲。其次风电发展在全球范围划出了一道成本下降的曲线,在发电侧成本贴近了火力发电。而这曾经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2014年,基于机械动能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风电的成本下降开始领跑清洁能源。而海上风电等相关政策出台,也让风电扩大在我国能源领域的版图成为可能。最后是核电因其独有特性而获得了政策层面的肯定,在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度的能源结构调整中被赋予重任。这给“福岛事件”后进入不确定期的我国核电行业注入了一记强心针,产生的影响对于未来十年乃至更长久的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二级市场市场上,新能源板块跟随大盘出现了较好的上涨,投资者可继续关注,反复波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