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17.8G瓦全年新增光伏建设目标后,3月17日的光伏企业股价全线飘红。不过,热闹的背后,行业内也有一些难题仍需解决。
股价暴涨
记者统计发现,无论是A股还是H股、美股市场,几乎所有的光伏公司都一片大好。
3月17日夜晚,美股市场率先发飙,大全新能源(DQ.NYSE)、晶科能源(JKS.NYSE)、加拿大太阳能(CSIQ.NSDQ)、晶澳太阳能(JASO.NSDQ)等一线厂商股价都全部蹿升,且幅度为近日来较大,其中大全新能源强势上涨10.43%,其余公司涨幅皆在6.86%以上。
紧接着,3月18日上午A股、H股市场也滚动了起来,兴业太阳能、协合新能源、向日葵、顺风清洁能源、江苏旷达等都有很大波动,上述企业收盘时的涨幅在3.86%到11.95%之间。
多位行业分析师表示,新利好当然是《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下称“新通知”)所带来的,而且这也远超人们此前的预测。由于这一利好涉及到的是整个光伏产业链,所以与光伏相关的无论是组件、电站,还是多晶硅、硅片等公司,都会有市场需求,无疑对股价带来正面影响。
长江证券分析师张垚告诉记者,今年的17.8G瓦相比去年更理性,从各地的配额分配来看就较合理,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并网条件的影响,而融资环境又有改善,随着商业银行、信托资金对光伏电站认识的加深,银行等金融资本也对光伏电站支持力度增加,从而会解行业的资金瓶颈。
申万宏源分析师韩启明则称,“2015年,行业的增速估计将超过50%;降息通道和油价反弹也会利好电站运营公司,限电地区的指标调节态度明显,未来并网不会成为主要瓶颈。”
更激进一些的国金证券报告则认为,二季度国内光伏终端市场就会异常火爆,组件和逆变器等设备的同比需求增速可能会超100%,这主要是因为4月底就会要求各地上报2015年的建设方案和拟建项目清单,避免把项目(延期下半年)导致扎堆、带来电站质量的隐患。
阳光电源副总裁郑桂标对本报记者说,市场火爆时,对一些逆变器和组件等大厂来说更有好处,因为扩产和招人都较方便,小厂则可能接不到订单。
举例来说,一家工厂在接到大量订单后势必要寻找新工人。在小厂里,新人需要进行全流程的参与,培训至少1年时间,“他要看得懂图纸、学会程序控制等诸多内容。”但大厂则不同,一些公司在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就对前后道工序做了安排,工人在师傅帮助下,半小时后就可上手,效率提升会很快。”这也是为何去年下半年行业复苏且出货量增大后,大小厂“冰火两重天”的缘由之一。
难点仍不少
然而,光伏市场的火爆背后,也有人持谨慎观点,认为行业发展存在其他难点。
一位光伏行业内人士就透露,“融资现状,会令17.8G瓦的光伏建设目标未必全部完成。此前的2014年,国家定的14G瓦目标最终落实的是近11G瓦。当然,14G瓦和11G瓦的两类数据之所以有差异,也可能与统计方式有关。但今年完全达到17.8G瓦的光伏建设目标,需要银行力挺。”目前,银行还是更倾向于地面电站,对分布式项目有保留态度,“经过多年的摸索,银行也有更多完整的项目投资评价标准,有专业人员参与评估。但2年前,光伏市场的恶劣、多个大型公司倒闭的案例,依然提醒着银行从业者在放款时不可大意。”
该人士称,商业银行的态度会更好一点,人们要求国有大行有足够资金量来划拨到光伏项目上,特别是屋顶、集中分布式等,还有一定困难。
郑桂标也表示,目前整个行业处于一个资金饥渴的状况,“资金的腾挪空间并不是很大,会对目标的完成产生一些障碍。”
在国外,款到发货的情况是存在的,但国内的电站投资方与供应商之间的付款方式都分阶段性操作,会从预付款、到货前、到货后、调试至质保金等这些环节来实施。
他也说,虽然市场很激进,而且部分竞争对手可能也会调整自己的策略,但阳光电源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步伐来走,“一是继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水平和投入,二是进行产品运营维护和改进。”
他还透露,现在阳光电源的市场份额在30%以上,今年估计还会领跑,“但市场占有率也不是首要目标。我们仍要使回款资金到位,否则企业的风险会很大。去年,我们虽然和一些客户签订了上百兆瓦的订单,但最后发了几十兆瓦,就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
郑桂标还提到,去年下半年虽然市场不错,但整体来看逆变器的价格,同比2013年也降了不少,可见逆变器市场的竞争之惨烈。与此同时,企业又不能盲目去抢市场份额,毕竟要有资金作为后盾才行。“在一个热闹的市场中,怎样寻找平衡点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