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节能网

当“互联网+”遇到电力时

   2015-03-17 南方电网报 1690
核心提示: 而互联网从诞生至今不过数十年。从Web1.0的门户时代到以搜索为主的Web2.0的社交时代,再到Web3.0的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一直以青春期的叛逆青年姿态,挑战权威,颠覆传统。

从百年前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缔造的石油帝国到今日中石油中石化等巨头,能源行业一直被视为古典传统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国家命运取决于能源的掌控。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程度以及人均消费量是生产技术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

而互联网从诞生至今不过数十年。从Web1.0的门户时代到以搜索为主的Web2.0的社交时代,再到Web3.0的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一直以青春期的叛逆青年姿态,挑战权威,颠覆传统。

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

虽然李克强总理没有直接点名能源互联网,但是,“互联网+”行动计划和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这两者如果结合,将会产生怎么样的效应?是否会掀起一场能源消费革命,或是重新布局能源消费配置?

找准能源互联网的根基

在欧美国家,电力、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合,致使大量创业型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应运而生,满足了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

对民用电力客户而言,电力与互联网的结合,可以帮助自己随时了解电力供求信息,更精准有效地使用廉价能源。在美国,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可以远程调控家用电器,帮助业主节约成本。此道理,也适用于工商用户。

电力互联网,能够帮助企业主清晰了解能源即时价格的变动。对于电力质量有着特殊要求的电力用户,能源互联网服务商能够提供全套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当我们听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这些新鲜名词的时候,它们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能源将是下一个颠覆能源行业的新贵,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正在缓缓升起。

时璟丽认为,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当前电力行业迫切需要推动互联网电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融合,促进电商、产业互联网和互联网电力形成合力市场。

智能电网或迎突破

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在即将到来的时代,我们需要创建一个能源互联网,让亿万人能够在自己的家中、办公室和工厂里生产可再生能源,多余能源可以与他人分享,就像我们当前在网络上分享信息一样。

能源互联网是随着世界多个国家提出能源转型或创新,在近几年提出的全新概念。其最初的涵义是能源领域的网端互联,即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主对能源系统进行互联,着重在配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分布式储能装置的应用,建立能源和信息流动的新型高效电网结构,一方面具有自愈性、安全性、高效性、经济性和集成性的特点,另一方面还具有在能源供应端可再生、在能源用户端实时交互等特征。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认为,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融合的能源系统,基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特点,通过能源物理网和互联网融合平台,进行能源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多边交易,实现整个能源系统效率的最优化。

构建能源互联网,需要推动两个替代,一是在能源供应端实现以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二是在能源消费侧实现电能替代,即大幅度提升电力应用在能源终端应用的比例。但是在时璟丽看来,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供应手段是能源互联网的根基之一,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辅以完善的合理布局的能源传输网络支撑,在先进信息技术的优化控制和调度下,可实现能源系统的全方位优化。

而北京东润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韩东升对此表示,“相对这一长远目标而言,当前我国的能源互联网还处于初级阶段。”

那么,未来能源将朝向何种方向?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时璟丽认为水电、风电、光伏、光热等将是未来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力,也是未来能源系统的主力。风电和光伏目前技术较为成熟,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仍有一定的技术进步潜力和成本下降空间,可以预期将长期保持稳定增速,绝对增量高,其发展唯一可能的限制因素是如何解决电网接纳更高比例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问题。

“互联网+”逐步融入电力

让我们尽情畅想一下能源互联网在未来的情景:人们可基于人数多寡随时调整建筑的能耗;根据需求远程遥控空调、电灯等电器的开关时间;在智能手机或者电脑上可轻松将自家多余的电卖给他人……

能源互联网让电力、互联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为电力需求与电网传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互联网+”电网不仅仅是出现了新业态——互联网电力,而且将电力体系移动化、泛在化,更加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知识社会以电力创新、电网创新、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我们的电力生产、工作、生活方式。

近两年,全球能源市场的不断推进完善,可再生能源应用规模不断增加,德国、丹麦、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提出能源转型或变革方向,能源互联网的内涵在扩大,不再限于配电网端。

自2010年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智能电网建设连续6年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常客。在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发展智慧城市、开工电力重大项目等都预示着智能电网的大发展即将到来。乘着智能电网建设大发展的“东风”,电力设备制造、IT、新材料等产业将继续升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说,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电力光纤到户,届时可实现“互联网、话音和视频的共同接入”,用户可随时了解家庭的用电情况、电器的使用状态、电费在线查询,并对家用电器进行远程监控。

“把‘一带一路’建设与区域开发开放结合起来,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陆海口岸支点建设”、“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预示着发展智能电网广阔空间。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肖立业说,智能电网的发展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12月表决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法案要求“研发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适配的先进电网”,并要求电网企业“提高吸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配置范围,“研发应用先进电力传输技术”。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在供电侧可大规模接纳不同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用电一方,用户可选择不同时段的电力。肖立业说,未来能源技术靠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推动,智能电网涉及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根据派克调查机构的报告显示,智能电网技术市场将从2012年的33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730亿美元,市场累积达4940亿美元。

蔡国雄认为,智能电网是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智能电网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何为能源互联网

物联是基础,能源互联网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和软件应用程序,将能源生产端、能源传输端、能源消费端的数以亿计的设备、机器、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了能源互联网的“物联基础”。

能源互联网通过整合运行数据、天气数据、气象数据、电网数据、电力市场数据等,进行大数据分析、负荷预测、发电预测、机器学习,打通并优化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端的运作效率,需求和供应将可以进行随时的动态调整。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推荐图文
推荐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