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国务院通过了对节能产品的补贴政策,其中国家财政将拿出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推广期限暂定一年。265亿,按照业内的说法,有望直接撬动节能家电消费3000-5000亿元——这个数字,并不比之前的家电以旧换新或是家电下乡少。根据统计,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两项政策实施以来,分别拉动国内家电实现销售3420亿元和5674.9亿元。
但这一次,市场反应平淡了许多:对于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可能产生的意义,人们显然更愿意用“及时雨”来形容,而类似“家电盛宴”这样的字样极少再见诸报端,从“盛宴”到“及时雨”,人们的态度是更理性,还是更悲观?
理性:政策救市不可能
“国家出台对于节能家电的补贴政策,对于家电企业来说,肯定是好事。”山东省家用电器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田占军认为。在他看来,这一政策至少能产生三大利好,即刺激并拉动国内家电消费,打造节能型社会,以及有效推动家电企业对高效、节能家电的研发和投入力度,促进国内家电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大多数家电业内人士的支持。16日,节能补贴政策出台后不久,多位省城家电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已经表露出了乐观的态度,称其“为正处于寒冬中的家电产业点燃了一把火”、“将温暖这个家电寒冬”。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实施时家电企业一边倒的叫好声不同,对于此番节能补贴新政,家电企业的态度显得谨慎了许多。某空调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对节能政策的最终效果他持保留意见,因为“过去几年的刺激政策,有正面作用,但也透支了市场”、“三大政策实施后,市场该刺激的已经刺激了;今后不刺激,空调业也会往节能方面走。因此,最好的政策就是不出政策。”而田占军也认为,如果仅从刺激消费的角度来看,政策的带动效应肯定会有,但具体能有多大,“现在还不好说。”
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到“节能惠民”工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内家电出口严重受阻。在此情况下,为了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于家电产业的扶持政策,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刺激政策在创造了一个接一个销售奇迹、帮助家电产业连续三年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其实也已经过度透支了市场对于家电的消费需求。以农村为例,经过家电下乡的洗礼,即便是最受欢迎的彩电、冰箱,如今也已经遍布三、四级市场,农民对家电消费的需求显然已经没以前那么强烈。而这也意味着,政策刺激的只能是来自市场的刚性需求,比如城市的更新换代、农村的新增需求。
让人忧虑的,还有全球经济环境恶化、国内消费需求整体低迷,以及国家对上游房地产调控的持续加强等等,在此情况下,单靠某项政策来推动整个家电市场需求复苏,显然不太可能。
“短期来看,中国家电产业出现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已经没有,节能家电补贴政策的推出只能是在短期内阻止这种下滑势头,并不能带来大幅度增长。”知名家电观察家于清教认为。
信号: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尽管市场反应平平,多数家电企业对于即将实施的家电节能补贴政策还是秉持了欢迎的态度。在他们看来,无论家电节能补贴最终将采取何种形式,是像家电下乡、以旧换新那样直接补贴给消费者,还是与空调节能惠民工程一样直接补贴给企业;也无论家电生产企业每生产一台节能产品最终能从该政策中获得多少补贴,这一政策的实施,本身就已经传达出了一个信号:国家对家电产业的扶持从未停止。而这,显然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激发新的市场动力。
在一季度全国家电消费一片低迷的大背景下,信心,显然比黄金更重要。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家电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我国家电市场规模仅为2631亿元,同比下降了10.1%。其中,黑电市场规模为334亿元,同比下降了24.6%;白电市场规模为472亿元,同比下降了21.5%;小家电市场规模399亿元,同比下降5.2%;手机和电脑也只能勉强维持与去年同期持平的格局。
“据我所知,一季度我省家电消费的下滑势头也很明显。”田占军告诉记者,截止到今年“五一”,国美、苏宁在山东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40%左右,海尔、美的等国内家电巨头的整体销售业绩也有20%-40%的下降。不仅如此,与国内家电市场的一片惨淡相比,海外市场同样不景气,整体下滑幅度超过了20%。“内忧外患,家电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即使是在家电消费最为火爆的“五一”小长假,家电企业的销售形势也并不乐观。来自第三方监测机构中怡康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前后三周,尽管家电厂商使出了浑身解数,又是“轮番低价”,又是“促销提前启动推迟结束”,液晶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四大主要家电产品的销售仍然出现了下滑,同比分别下降了4.8%、6.4%、4.7%和13.5%。
“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普惠制’不同,这次节能补贴新政应该属于有选择性的补贴,主要针对的是目前市场中的中高端产品,且能效级别越高,补贴金额也就越大,应该说这对消费者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田占军透露,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结束以后,面对国内家电市场的不景气,家电行业协会曾先后多次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建议,呼吁出台新的刺激政策,包括将以旧换新政策延期、实行高效节能补贴等等。
节能水平决定补贴力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补贴方式决定了新政的产业引导作用要大于其本身的经济拉动效应:即使没有政策补贴,出于对更高利润的追逐,企业自身也会积极推动节能高效产品的研发,这是家电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有了补贴政策的引导,不仅可以促进整个家电产业升级,还能保证消费者对此充满兴趣。
担忧:虚标能效骗补贴
政策是一把“双刃剑”。记者了解到,家电下乡之后,由于部分下乡企业关门倒闭,造成“下乡”产品有人卖无人修,售后服务成了老大难;以旧换新之后,原本已经无以为继的许多家电回收小作坊卷土重来,拆解正规军们再度面临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那么,即将实行的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呢?是否同样也存在着漏洞,结果可能是毁誉参半?
“白电这个行业是一个烂透了的行业,是一个完全没有实话的行业,可以说,讲假话比讲真话更滋润。”这是不久前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接受某次媒体采访时所说的一段话。作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重量级人物,周厚健的这番话一出口,就激起了千层浪:因为曝光了白电行业虚标能效标识的“潜规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更引来了白电企业的集体喊冤,相关争论迄今仍不绝于耳。
而在田占军看来,无论虚标能效标识是否果如周厚健所言,已成白电行业“潜规则”,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我国家电能效标识制度本身的确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比如说第三方抽检力度有限;家电型号太多,监管起来确有相当难度;更有一些资质较差的小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干脆直接在能效标识上造假,明明没有达到一级能效标准,却私自将检测标签撕毁,贴上一级能效的标识等等。
“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实施以后,的确存在着部分企业为了获取节能补贴,虚标产品能效、欺骗消费者的可能。”田占军认为,如何避免企业虚标产品能效的骗补行为,应该是这次节能补贴政策落地的关键。
然而,与企业骗补的可能相比,多数消费者其实更关心自己能否从政策中真正得到实惠。记者了解到,由于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其具体补贴方式业内猜测可能有两种:一是延续早两年定频空调“节能惠民”政策的做法,对高效节能的产品,按一定标准直接补贴给企业;二是参照之前北京实施家电节能政策的做法,在购买产品时直接补贴给消费者。若采取直补企业的做法,很多消费者担忧,这样很难保证企业不会把这部分资金用来化解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其实产品是不是真节能我们不知道,也不关心,相比而言,价格实惠才更重要。”采访中,不少消费者明确表示,只有直接将补贴发放到消费者手中才是真正的让利于民,也才能从根本上拉动节能产品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