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作为我国煤炭资源大省,在近几年煤炭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比其他省份面临更多的问题。一方面是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另一方面是财政收入下滑带来的压力。如何在困境中“绝地反击”,摆脱“一煤独大”的尴尬,既考验着当地政府部门的智慧,也可为其他省份、乃至全国的能源改革提供经验。
近日,煤炭资源大省山西动作频频。 1月28日,山西省长李小鹏在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表示,山西省将大力推动煤炭消费、煤炭供给、煤炭管理等在内的“煤炭革命”,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
而就在三天前,1月25日,山西省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剑指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病。
业内人士称,煤炭是山西的支柱产业,这场“煤炭革命”不仅事关山西的转型发展,同时也关乎国家的能源战略保障,甚至将对全球煤炭市场产生影响。
“煤炭革命”全面开启
李小鹏在28日召开的会议上提出,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山西要大力推动煤炭革命。包括煤炭消费革命、供给革命和管理革命。
记者了解到,在煤炭消费革命方面,山西省将坚持总量控制、节约优先,形成集约高效的能源消费方式,提高清洁煤炭消费比例。
据介绍,山西省将重点发展清洁燃煤发电、煤基能源深度转化、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推广燃煤锅炉和窑炉污染控制技术。
针对煤炭供给革命,李小鹏表示,山西将加快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重点推动建设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炭基地,晋北、晋中、晋东三大煤电基地,沁河、河东两大煤层气基地,晋北等煤化工基地。同时,大幅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据悉,在煤炭管理革命方面,山西将巩固涉煤清费成果,全面落实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政策;推进煤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再取消、调整、下放一批涉煤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对新设矿业权依法实行招拍挂,完善矿业权二级交易市场,探索建立矿业权转让超额收益调节机制;深化煤炭交易方式改革,完善现货交易,探索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期货交易。
一位煤炭行业资深专家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山西的煤炭革命剑指多年以来形成的旧体制,确定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是“伤筋动骨”的真“革命”。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阻碍,这对山西省政府部门的改革魄力提出了考验。
一位山西省政府部门人士对记者说,不管是从解决山西自身煤炭问题,适应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需要的角度考虑,还是从顺应全球能源大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角度出发,实施煤炭革命都意义重大、迫在眉睫、而且正当其时。
管理体制改革先行一步
此前,在《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山西省委、省政府对“煤炭管理革命”已经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提出到2017年基本实现煤炭管理体制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使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有效制约和严格监管权力运行、使煤炭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意见》要求,2020年前,山西省原则上不再新配置煤炭资源,除“关小上大、减量置换”外,不再审批建设新的煤矿项目(含露天矿)。同时,严格执行控制煤炭产能增长的产业调整政策,停止审批年产500万吨以下井工露天开采项目,全面推进煤炭资源一级市场招拍挂。同时,还计划2017年前基本解决现有采煤沉陷区受灾群众的安居问题。此外,还设置了八大改革任务与八大创新事项。
煤炭是山西的支柱产业。多年来,煤炭行业上缴的税费占山西财政收入的40%左右。虽然山西煤炭产量在2014年重返全国第一,但是并没有给山西财政带来多大改善。201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煤炭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在山西,卖煤从2011年的吨煤盈利139元降至了2014年的“卖一吨亏一吨”。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山西省生产总值完成1.27万亿元,同比增长4.9%,低于7.4%的全国GDP增长率,并在全国垫底。
随着煤炭市场步入“寒冬”,自2013年以来,山西先后出台了“煤炭20条”“煤炭17条”,以及清理涉煤收费、推进煤焦公路运销体制改革和煤炭资源税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着力规范行政权力,化解煤企压力。
2014年11月,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提出了推动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延伸循环型、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转变,走出一条山西“革命兴煤”之路,由此正式拉开了山西煤炭革命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