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已然到来,回顾和展望则必不可少,总结过去才能更好地探析来年的发展趋势,那么我们还是将记忆回放,看看过去一年有哪些事件让我们记忆犹新。
对于“新常态”这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习主席在河南考察时提出“要适应新常态”后,以新常态为主题的相关会议和论坛不在少数。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惠仁也曾对此做过解读,他认为新常态最明显的一个标志就是我国经济增速保持在7%~7.5%之间,其他经济要素都是围绕这一指标进行配置,这就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正常状态。
他认为,宏观经济的大形势将直接影响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机床工具行业企业从事的是微观经济,但企业必须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这对企业确定发展战略的大方向至关重要,企业的主动调整、转型升级都要顺大势而为。
无疑2014年是我国机床工具行业颇为煎熬的一年。市场需求总量下降,需求升级更加明显,更重要的是,这些都发生在行业连续三年经济下行的背景之下,因此唯有聚集正能力,砥砺向前。
在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的大背景下,机器人的发展前景被寄予厚望。
比如2014年浙江全力部署“全面推进机器换人”,以“机器换人”为抓手、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成为浙江经济提升的战略举措。
据悉浙江省3.6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争取在2017年内全面完成“机器换人”的现代化技术改造,每年投入不少于3000亿元。按照浙江省政府估算,在三年内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完成“机器换人”后,浙江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将由目前的10万元/人年上升至14万元/人年。
无疑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期,如何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和机床工具产业的融合发展,如何做到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互为集成应用,已成为当前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要话题。
由于工业机器人在原理和结构上与数控机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由数控系统控制、伺服电机驱动,实现精确位置移动的自动装置,因此机床制造企业在工业机器人的研制上具有相当的优势。因此,国内外有不少机器人制造企业都有机床制造的根底。目前国内开展机器人研制的机床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数控系统厂商,如广数、华中数控、南京埃斯顿、大连光洋、成都广泰;另一类是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在承接成套项目上具有优势的主机厂,如大连机床、沈阳机床等。此外,以精密齿轮制造见长的秦川机床集团,经过多年刻苦攻关,成功研制出了机器人专用的RV减速器,并已开始走向产业化。
随着各路资本的介入,机器人产业也已风起云涌,2014年兼并重组事件层出不穷,可以预见2015年精彩仍将继续。
在新常态下,2014年随着媒体对“互联网思维”的传播,机床工具行业这一传统产业也在积极探索能否因此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实际上,在今年工业经济增速乏力的当下,各种企业培训产业,论坛讲座都围绕着互联网思维衍生开来,企业家翘首期盼互联网思维的金手指能够把自己挣扎的产业点石成金。同样,各种关于传统制造业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工作的各种论坛也层出不穷。
诚然互联网已经持续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组织模式,互联网的贡献不可估量。互联网已经并正在降低我们的沟通成本,而全球化则深度影响着我们的生产成本,二力相加的结果是使面向个体消费者的个性化生产与服务成为可能。
在机床工具行业,我们谈论更多的是智能制造,比如沈阳机床推出的i5系列产品,虽然有人将其归为利用互联网思维产生的新品,记者更愿意这是通往工业4.0的一种尝试。
早些时间,对制造业与互联网的关系,业界名人董明珠、马云、雷军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论断:董明珠认为互联网是渠道,服务于传统制造业;马云认为互联网是工具,一种与传统思维兼容的工具;雷军认为互联网是种新思维,需要抛弃传统制造业的思维。
孰是孰非,难以定论,但互联网这一并不新鲜的工具在机床行业正发挥着其新的作用。
2014年10月,一年一度的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开奖,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二机床”)研发的“曲轴柔性、精密、高效磨削加工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项目荣获其中的最高奖项,特等奖,这是我国机床工具项目首次获此殊荣。
此外,沈阳机床自主研发的TURNKEY32ntn汽车轮毂轴承自动生产线获得了本届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二等奖。
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获奖项目可择优推荐申报我国最高等级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此次机床工具企业能斩获这些奖项,不仅体现了各公司的技术进步,也表明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结构调整中取得的成绩。
除了技术上进步外,2014年7月7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与沈阳梵天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的武重机床WHCQ1600卧式加工中心从全球4662件参评产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红点设计大奖,成为中国首例装备制造业类工业设计获奖产品。
红点设计大奖(RedDotDesignAward),与德国“iF奖”、美国“IDEA奖”并称为世界三大设计奖,有“国际工业设计的奥斯卡”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