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节能网

环评:是否真的“风光不再”?

   2015-01-07 中国经济导报2040
核心提示: 不过,对重特大项目,《方案》依旧坚持将环评(海洋环评)审批作为前置条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通环保部、海洋局研究提出重特大项目的具体范围。

2014年12月29日,国务院发布《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出精简前置审批,只保留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用海预审)两项前置审批,其他审批事项实行并联办理。

所谓并联审批,与行政单位按序逐步进行行政审批的模式相对应,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审批时,可同时进行。

不过,对重特大项目,《方案》依旧坚持将环评(海洋环评)审批作为前置条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通环保部、海洋局研究提出重特大项目的具体范围。

简程序目的在于“稳增长”

《方案》对项目前置审批程序的清理提出了几项原则,其中规定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为前置条件的,除确有必要外,都要通过修改法律法规,一律不再作为前置审批;并且核准机关能够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方式解决的事项或者能够通过后续监管解决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前置审批。

“上述这两条,就跟环评关系非常密切。”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前置审批事项及设定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是作为5项法律明确规定为核准前置条件中的其中一项,这也就意味着,在一般项目审批中,环评不再作为前置审批的条件,除非是在修改法律的前提下。

根据现行环评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项目)环评不再进行前置审批,一方面是为了简化审批程序,但更重要的是从提高基建速度,拉动经济增长考虑。

“《方案》出台的一个目的是要加快基础设施项目的评审速度,把这些项目尽快推出去,用这些项目来拉动经济增长。”蓝虹如是说。

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GDP增速回落至7.3%,创下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之一的投资,其增速从17.1%降至三季度的14.4%。其中,基建、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均出现下滑。

“之前项目审批,尤其是基建项目审批,程序一直在简化。在当下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通过简化程序来加快项目审批和建设速度,显得更为重要。不然一方面(国家)要求企业去投资,另一方面,很多审批环节又牵制项目批复速度。这样企业就很难做事。”蓝虹表示,不仅基建项目投不了,甚至一般非基建项目投资也很困难。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桑德环境董事长文一波指出,目前很多项目手续实行串联审批,即前一审批不批准,后续审批就不能开展,耗时太长。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为例,先要做规划环评,再做项目环评,然后到土地规划审批等程序,“一等,等好几年。”

以垃圾发电项目为例,永清环保董事长刘正军表示,实行并联审批,项目审批时间至少可以减少半年。而此前,垃圾发电厂前置环评时间最快要半年到一年,审批速度慢的话,则需要两三年。

在刘正军看来,并联审批可给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开展节省时间成本,也就是节省经济成本。

并未放松环境监管

不过,有质疑指出,环评作为前置审批,自实施以来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不再作为前置审批,是否会弱化环评本身的效果?

蓝虹表示,环评程序在整个项目审批中仍保留,只是和其他程序并行开展。假设环评没通过,项目同样会被“毙掉”。

“以前是环保部门和发展改革委先后给环境保护把关,现在需要涉及审批的众多部门同时把好关。”蓝虹说。

“国务院对项目审批的确是开了一个‘口子’。”蓝虹表示,但这并不意味着环评的放松。

“《方案》中对于一些重大项目,仍是把环评作为前置条件之一。这里所指的重大项目,一是指投资规模大,二是指对环境影响大。这些重大项目还是要进行前置环评。”蓝虹表示,“当然,究竟哪些项目属于重大项目,下一步仍需要环保部进行界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大了环保部的工作量。”

“环保工作本来就需要和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一定的一致性。将环保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是未来政策发展的趋势。”蓝虹认为。

备受“诟病”的前置环评

《方案》指出,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仍然存在前置审批手续繁杂、效率低下,依附于前置审批的中介服务行为不规范、收费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根本原因是政府管理理念转变滞后,职能转变不到位,仍然习惯于以事前审批代替事中事后监管。

而在这其中,一直以来很多时候“流于形式”的前置环评又一次“躺枪”。

高胜达表示,当下前置环评仍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未能真正发挥其监管的作用。“首先,部分开展现状监测的机构资质和能力不能满足要求。环评监测应由有资质的机构承担,但受利益驱动,某些环评机构和项目业主主要从节省成本等角度考虑,不太关注选择的监测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其次,监测方案不全面。一些环评文件中,监测项目不全,监测点位、频次不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存在降低监测频次,缩短监测时间,甚至忽略特征因子等现象,易导致环评结论出现偏差;再次,监测数据可信度不高。部分正在运行的监测机构不严格遵守有关技术规范,随意出具监测数据,而在环评文件的技术审查环节往往也忽视对环境现状监测数据的仔细审核把关,有时简单以监测机构出具质量保证单代替严格的数据审核。种种原因,导致了部分环评文件中的监测数据质量和可信度不高,为后续的项目审批、验收及日常监管埋下诸多隐患。”高胜达表示。

“在实际操作中,不合格的前置环评很多时候也成了企业后期排污的‘挡箭牌’,因此与其事前不合格的环评泛滥,不如将监管纳入事中事后。”高胜达指出,在事中事后监管,最重要的是要落实“谁污染谁负责”的责任机制。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推荐图文
推荐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专家机构  |  机构分布  |  领导机构  |  管理团队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