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人会论坛召开前夕,欧阳明高接受了记者专访,就新能源汽车当下的热点话题及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充电设施建造应改变思路
针对近来部分指责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在售后不进行充电,以及充电桩成为新能源车普及最大瓶颈的问题,欧阳明高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买了插混不充电,这不是消费者的责任!”欧阳明高教授表示,根据其掌握的调研数据,拥有充电桩的新能源汽车车主,90%都会用电,原因在于用电既环保,又经济,消费者没有不用电的理由。但为何出现了那没多不充电的车辆,原因就在于这些车辆没有配套的充电桩可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本身就是需要充电的车辆。插混的用户越多,越是在促进充电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这与纯电动汽车一样,带动了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两者不存在本质的分歧,只是认识的不同而已。”欧阳教授告诉新浪汽车。
“再看充电桩的配套问题,虽然已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瓶颈,但并不是很难解决。”欧阳教授告诉笔者,目前需要普及的充电桩多为220V、16A慢充充电桩。其技术很简单,仅仅是包含计量显示与安全保护的功能,成本很低,单体在几百元左右。
欧阳教授认为,当前充电设施的建设,相关部门应改变思路。当前中国的车辆多是停在路边,所以充电设施的建设并不能套用从前的加油站模式。此模式建设过于集中,无论是从土地的使用成本,还是车主的使用便利性上都不甚理想。
而如果变换思路,由集中的“点”转换为覆盖更广的“面”。采用分散式建设,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充分利用,例如电线杆、路灯等不必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延伸出充电桩,集中解决老百姓回家和上班时能够给车辆充电的问题,“瓶颈”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新一轮政策将调整补贴思路
对于国家的新一轮新能源补贴政策,欧阳明高教授有着自己的理解:政策会越来越理性。
他举例大客车行业对于电池的要求是能够快充,有较长寿命、且比小轿车更加安全。这样的情况只有碳酸锂电池最合适。但按照上次的补贴情况,这种电池只能获得15万补贴,比别的电池就要补贴少很多,此类技术的发展也便受到影响。但这类技术恰恰是公交公司所喜欢的。成本低,经济性好,运营效率高,占地较少。所以这些回馈内容在新一轮的补贴政策中就会加进去。之前补贴多的内容会降一点,但是补贴少的也会增一些,政策在进行动态的调整。“任何政策都是在不断完善的,这一轮政策肯定比上一轮政策好。”欧阳教授表示。
与此同时,政策的合理化还在“退坡机制”这一热点上有所体现。欧阳教授认为,退坡是合理的,但是购置补贴退坡的同时,应将减少下来的钱补到使用阶段。“比如说电费补贴,这样就更加合理了。光补购车,厂家会很有积极性,但是使用方没有得到实惠。这边不断的减,那边适当地增。”欧阳教授介绍,还有一种政策是交叉补贴,用传统能源车的罚,补到新能源车上。他举例此前燃油税的增加便有这一层面的含义。
从趋势上看,未来的政策调整还将从补贴延展至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问题。“政府的角色将从投资准入管理者逐步转向产品技术标准的管理者。”欧阳教授介绍,投资准入是市场决定,但是产品管理要加严,投资准入要放松。政府监管将从企业的前期准入,过度到过程管理,甚至是后期管理。想干新能源汽车可以门槛很低,但一旦出问题就严加惩处,宽进严出是未来的方向。当前政府已开始就这一改革征求各方意见。
电动汽车与互联网融合或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希望
针对当前热门的互联网企业进军汽车行业,欧阳明高教授的态度鲜明:“要真能把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结合起来,那下一代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轻量化与电动化就真的有希望了。”
欧阳教授认为,按照信息行业的发展趋势,汽车会成为电脑、手机之后的第三个信息入口。占领这一入口并不是一两个人在想的事情, 而是整个IT行业都想干的事。
“我觉得这件事很正常。因为电动车将来作为一个智能化的端口,这是很快就能见到的现实。估计十年内就会普及。”欧阳教授认为未来互联网汽车的诞生是思想、观念碰撞的结果,他举例:“我的学生原来都是学工程出身,现在天天跟搞互联网的混在一起,他们觉得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在一起切磋一下,我真心觉得是一件好事儿。”
而这样的碰撞与切磋正是发生在当前汽车业内诸多案例的缩影。从当前的形势看,互联网企业正在与整车企业相互结盟或渗透,欧阳明高教授认为这样的结合无疑有益于整个中国汽车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在世界范围内拥有者不错的技术水平,民营化成分高,思维活跃,且现已形成了很多成气候的大公司,同时产生了很多不错的创新理念。这正好与未来汽车“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的需求吻合。欧阳明高不无感慨地教授告诉新浪汽车“互联网与车结合一下,我觉得非常非常好,这也许是中国汽车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