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某社区湿垃圾预处理示范基地挂牌,据称,这是“国内首先尝试在源头区域对生活垃圾大幅减量处置的政府重点科研课题”。
综合披露出来的信息,可以大体概括出基地的一些情况:“一间约40多平方米的全封闭小屋”,“一台3米多长的分拣台、一台如普通书报亭般大小的厨余垃圾减量预处理机和一台干燥设备”,预处理机“进行压缩处理,随后通过高速旋转的离心装置”。“十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将餐厨垃圾进行分类”,然后,“专门有一位工作人员将这些餐厨垃圾倒入机器内”。在这样的工况下,“机器每次处理过程约耗时120-180分钟,一次性可处理2-3吨厨余垃圾”。至于关键的技术数据,如一次性投资需要多少,处理一吨湿垃圾平均消耗多少电和水等等,均未见提及。
常识告诉我们,耗电脱水并不是一个能耗效率使人满意的技术过程;高速离心机更是非常“吃电”,相对于分拣、烘干工序来说,其操作和维护的技术含量要高得多,不出事也就罢了,一旦出了事,不得了。说是处理后“重量相比投放前减量幅度可接近80%”,“热值提高50%-250%”,实际上,投入的热值和所谓的“热值提高”这本账,是无论如何也“轧不平”的。
垃圾处理的目的,是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首先,是无害化。垃圾的资源化,必然需要一定的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垃圾实现资源化的全成本如果低于资源化之后的价值,则还有可能是资源;如果高于资源化后产品的价值,就是不折不扣的垃圾。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垃圾的减量化对于某些特定的政府部门是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是列入部门年度白皮书的,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减量化主要是为了实现更有效率的无害化处理和相关资源的配置,从而降低处理过程的环境危害。眼下这套装置,实质是有限空间内的开放系统,这次媒体开放亏得选在气温已经降低当下,如果早几个月,高温使垃圾迅速散发出异味,人体感受情况又会怎样?
回想1990年代,市环卫局在不少社区配置了垃圾生化处理装置,一时间得到不少好评。几年以后,这些铁家伙基本都尸骨无存,只有极个别的偶然“存活”下来。据我所知,某区有一台由于街道主事者坚持,一直运行到2010年,随后由于人事调动,使命也告终结。老百姓最怕“黑瞎子掰玉米,掰一路,丢一路”,还怕“来一个和尚,换一部经”,垃圾处理事关城市运行效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追求效率化的同时,环保、成本、实际效果等因素,不可不细细研讨,方能将事情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