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各地相继发生水污染事件,4月10日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4月23日汉江武汉段氨氮超标,武汉三个自来水厂被迫超标,30万人,数百家企业收到影响。5月9日,晋江官方发布消息,因长江水质出现异常,全市暂停供水,饮用水安全问题再此成为关注的焦点。
这只是我国饮水安全环境日益脆弱的一个缩影。近几十年来,因工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造成的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水污染,已经开始威胁城市千家万户的饮水安全。因为不符合国家水质标准要求,多个省份的水务公司进入了环保部的督查“黑名单”。
水利部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年平均缺水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缺水尤为严重,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
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警戒线是人均500立方米,而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
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显示,目前北京居民喝的每三杯水中,就有两杯为地下水。而令人不安的是,据北京市水务局数据,北京地下水位已由1999年的平均12米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平均24米左右,在北京地面上已形成2650平方公里沉降区。
出于对饮用水安全的担忧,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更多地饮用桶装水、瓶装水,使用过滤器、净水器……然而,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净水装置也难以让人安心。
饮水安全的前提是水源安全。“但现在好水越来越少,水源地水质变差,令人忧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认为,要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首先要从源头抓起。
目前全国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10座严重缺水。除了水少,水还在变“脏”,让自来水水质雪上加霜。
记者调查中发现,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也让水源地地区面临水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两难选择。发源于江西安远县的东江一路南下,惠泽河源、惠州、东莞、广州、深圳、香港,约4000万人的生活用水依靠东江。然而,这个稀土、钼矿、电气石储量丰富的小县城,为了保护东江源,至今未能摘掉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帽子。
在供水能力方面,一些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水源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工程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西北等地资源性缺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在一些地方的水源地,由于上游和沿岸保护红线范围内并未实施有效保护,水源地周边垃圾遍地、矿山私采乱开,水面开发旅游、网箱养鱼,水质遭到严重污染。还有一些企业将没有经过处理的超标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源污染。
祁连山冰川水,作为为数不多的合格水源,对它的开发利用十分重要。然而,祁连山水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各方。如何才能既合理利用祁连山水资源,同时又避免给周边环境与生态带来破坏,这是一个仍需各方共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