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广州塔的地面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已于本月14日正式投入试运行,目前加上已建成的118米、168米、488米三个垂直空气自动监测站,这4个监测点位预算投入大约1300多万,除了监测常规纳入实时空气质量发布的SO2、NO2、CO、O3、PM10、PM2.5等6个项目外,还配置了PM1和气溶胶激光雷达等研究性项目。
形成空气质量梯度监测网
据悉,广州塔地面空气监测站的建成,与广州塔已建成的118米、168米、488米三个垂直空气自动监测站形成空气质量梯度监测网,可以掌握大气污染物在不同高度层的空间分布和迁移输送规律,进行大气污染物二次转化机理、湍流扩散的分析研究,结合广州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测结果,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为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广州塔空气质量梯度监测网在未来两年将逐步添加VOCS(可挥发性有机物)、大气稳定度等监测仪器。目前,“小蛮腰”已投入运行的4个空气监测站的预算投入大约是1300多万元。
高度越高PM2.5浓度越低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黄祖照表示,根据今年初已先行投入运营的3个垂直空气监测站的监测结果来看,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随着监测梯度的增高,距离地面越高,浓度越低,他分析说,这跟PM2.5的很大一部分来源来自工厂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生物质燃烧、工地扬尘等近地面污染有关。未来这些研究成果将可被用来为制订广州市的空气防治计划做技术依据,也可结合不同气象条件对市民作出空气预警,很有价值。
而从臭氧来看,随着距离地面高度的增高,臭氧浓度反而是渐趋增高。黄祖照表示,臭氧跟PM2.5不同,PM2.5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一次污染,但臭氧属于空气中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一旦遇到强光条件,浓度也会更高,如果高度在云层以上,接受光照时间更强,也可能会生成更多的臭氧。
明年实时发布点增至50个
记者获悉,今年广州新增白云山、海珠湖、大夫山、番禺亚运城和增城派潭等5个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点后,广州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中的点位将从现在的31个增加到36个。按计划,到明年底,广州将有50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
未来的14个监测点位主要设在哪里呢?据悉,重点将放在增城、从化、花都等经济发展快速但空气监测点位仍然较少的边郊区,白云区也会有所增加。据悉,增城目前仅有新塘 、荔城2个点,从化只有街口1个点,而花都只有新华1个点,布点较为稀少。
焦点问答
“小蛮腰”空气监测结果暂不公布
问:为何广州塔地面还要再建一个空气监测站?
答:这主要是因为方便跟3个高空监测点进行同个地点的纵向比较。
问:全市仅广州塔设垂直监测站,可代表广州的情况吗?
答:1个点也具有代表性,因为不同高度代表不同的城市梯度监测情况,从结果看,不同梯度监测的结果确实有较明显变化,预计广州不同地点的高度空气差异不会有太大。另外,选点“小蛮腰”也主要是因为只有这个广州最高地标具备这种方便的监测条件。
问:未来广州塔监测站的监测结果会向社会公布吗?
答:现在还没纳入空气联网实时发布,因为很多都是刚刚做好,设备稳定性、数据准确性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但未来“小蛮腰”的空气监测结果不排除会向社会公开,目前主要还是用于科学研究。
问:哪个高度的灰霾污染最严重?
答: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高度,因为在天气静稳无风的条件下,空气污染的边界层高度比较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边界层可能下降到200~300米,但也可能根据温度湿度等上升,比如在蓝天白云的时候,边界层就大约在1000~2000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