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琳 水头报道
在福建南安水头,东星石材董事长蔡金星算是响当当的人物。他赤手空拳打下了一份家业,十几年来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之一。
而这并不足以让蔡金星感到兴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中国石材产业基地——南安水头的名声是他最为看重的,“水头现在的规模都是当地人干出来的,是水头的农民企业家打拼出来的。水头是我们的骄傲。”
现在,他让自己退休了,生意交由两个儿子打理,大多时间在家里喝茶、带带孙儿,但想得最多的仍是石头。石头让他历经了酸甜苦辣。
198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蔡金星做起了石头生意,但起点很低,有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店铺,卖一些从深圳拉过来的荒料及加工后的石材大板,从中赚取批发差价。身边的同行多是这样的规模,也都在这样做。
规模颇大的是华南石材,已有了十几台加工设备,一天能切出几十平方米的石材大板,但发展缓慢。
“当时的石材产业聚集地不是水头,而是深圳。大理石、花岗岩都有交易。水头的生意人大多跑到深圳去购买。”蔡金星回忆道。
随着厦门港的发展,深圳的康利、环球等石材企业开始将国外采购来的石材运到厦门交易。总部设在深圳的康利石材有限责任公司也把分厂选在了水头。
那时,水头成批的石材生意人都到厦门港批发石材,一船船的石材从海上运过来,再运走。有看货的,有讲价钱的,有验货的,个个行色匆匆,人声鼎沸。蔡金星不用再远赴深圳,在家门口就能把生意做成,他和当地的石材生意人都聚集在南安的石井发展。“只是后来,石井没有跟上发展步伐,政府也没有支持政策,其地位就慢慢被水头弱化了。”
彼时,蔡金星也并没有把石材作为主业发展,而是在做粮油出口。
这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刚刚起步的水头石材产业,遭遇了一次大洗牌,众多企业纷纷倒闭,一个个老板纷纷“跑路”。后来,水头镇政府冒着风险,决定以政府主导投资,建设闽南第一建材市场,以市场带动制造业的发展,仅两年时间,水头石材产业恢复元气,并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997年,市场也发生了新的转向,水头的企业开始做起了大理石生意,异常火爆。看到这一势头后,到了1998年,蔡金星开始将石材作为主业发展,由于前期的资金积淀,东星石材一下子进了10多台花岗岩、大理石的切边机。
生意越做越大的同时,蔡金星也算起了账,尽管国内外的石材运到了厦门港,但数量还是有限,并且价格较高,赚取的利润也少了许多,不如出去自己找矿做贸易。
蔡金星打算去印度。1995年,他和几个同乡踏上了前往印度的飞机,去购买当时在中国市场销售火爆的印度红,以及花岗岩。
“太可怜了。”这是蔡金星回想出国经历后说的一句话。
蔡金星出国找矿期间,只拿三样东西:计算器、行李包、手机。拿计算器的目的是便于和对方讲价钱,一点点儿往下砍,“他们说‘two’,我们就说‘one’。”实在讲不通,就拿手机往国内打,让国内人和他们讲,“因为当时我只会说‘Hello’和‘ok’,没办法沟通太多。”
行李包内则装着大米、咸菜以及做饭用的小锅。“出去时间长,吃不惯当地的食物。”
当时信息并不发达,蔡金星多是听出外找矿的人说,到有中国饭店的地方,就打听矿山的消息:哪里的矿不错,哪里的矿价格便宜。“这些信息也很模糊,我只能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去找,去过西班牙、印度、南非、巴西、意大利、伊朗、土耳其。有时,一个星期就要走3个国家,一个月要走10来个国家,有的国家去过两次。”蔡金星说,跟打游击一样。
矿山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不仅辛苦,风险也很大。但收获颇丰。这些石头一进入厦门港马上会被一抢而空。利润也相当高,“几乎是买100万元就能赚100万元”。东星石材也在那几年里积累了资金,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而水头的变化则是从最初单一的资源加工转变为集加工和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石材产业基地。
现在,在南安水头,东星不仅有一个占地200亩的石材工厂、市场,所经营产品花岗岩、进口大理石、大板、薄板、异型、工程规格板、复合板、马赛克及水刀拼花等石材工艺产品,也远销全国及世界各地,现年产值达7亿多元,出口创汇达2300多万美元。其也正在酝酿到阿联酋迪拜设立石材贸易中心。目前,泉州东星石材公司已在迪拜设立分公司,厂房正在建设中,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