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逐渐被认可的理论观点
- 水泥颗粒只有与水发生反,才有胶凝作用和强度 ,没有被水化的部分只起骨架用用。研究表时,小于1чm的颗粒在与水的拌和过程中就完全水化,对混凝土浇筑体的强度没有贡献。28天水化浓度为5.48чm,即直径大于11чm的粗颗粒均不能被完全水化,未被水化的的内核对混凝土的28天强度也没有贡献。
- 在相同条件下,粉磨能耗与颗粒的表面积成正比。因此,颗粒越小,单位重量所消耗的粉磨能量也越多。
- 水泥的合理颗粒组成是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烹的胶凝性和具有最紧密的体积堆积密度。熟料胶凝性与颗粒的水化速度和水化程度有关,而堆积密度则由颗粒大小含量所决定。在水泥专业文献中经常看到两个相互矛盾的水泥颗粒级配指标:一个是关于水泥最佳性能的颗粒级配;一个是符合紧密堆积的Fuller曲线的水泥颗粒级配。其矛盾在于:前者要求<3чm颗粒小于10%,<1чm颗粒最好没有,而后者则要求<3чm颗粒要达到29%,<1чm颗粒要达到19%。两者相差甚远。
- 根据水泥样品的实际粒度分布,可以计算28天的水化率(水泥或熟料颗粒被水化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及消耗在1чm以下的(熟料)粉磨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没有被水化的部分,就是熟料的浪费部分;而颗粒被磨到1чm以下的部分,则熟料和粉磨能耗都被浪费了。
已有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水泥的粒度分布与颗粒特征对水泥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通过调整使水泥的粒度分布接近于理想分布,则水泥强度可明显提高,80чm筛余或比表面积均难以准确反映水泥的精度分布,按GB/T17671-1999检验的水泥强度与水泥的比表面积在多数情况下没有明确的相关关系,30чm筛余或45чm筛余是水泥经粉磨过程适宜的控制指标,在使32чm筛余或45чm筛余处于曲线的特征粒径和均匀性系数(n)进行控制,定期检查和控制水泥的粒度分布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实物水泥80чm筛余基本小于5%,甚至接近0,已处于水泥颗粒分布的末端,偏离RRB直线,推动反映水泥巴颗粒组成的作用,对梦魇机工况的反映不再敏感,因此80чm筛余无论从保证产品质量的角度,还是调整粉磨工艺参数、控制水泥性能的角度都推动了它应的作用。欧美克公司张福根先生等曾对10多个上的多家水泥厂的水泥产品进行了巡回检测,发现水泥颗粒分布很不合理;最好样品、最差样品、全部平均样>32чm(在28天内未能水化发挥强辩匠水泥颗粒)分别为10.92%、27.94%、18.81%。最好样品、最差样品、全部平均样的过磨率(小于1чm的过细粒消耗的粉磨能量占粉磨总能量的比例)分别为23.3%、33.0%、36.0%。显然,如果我国水泥的粉磨技术都能达到优质企业(即较好样品)的水平,那么熟料的未化率就可降低近8%,粉磨能耗降低10%。熟料的未化率降低,相当于节约了熟料,即节约了原燃材料。如果全车水泥的平均未化率都以此比例下降,仅此一项,节能降耗潜力就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