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行业

港真,垃圾分类这种事情还得借助机器人的力量

2019-04-12    来源:中国节能网
0
[ 导读 ]:垃圾分类看似是举手之劳,但真正做起来难度却不小。 真的,我们有时候就是分不清垃圾该怎么分类。假如现在你面前的垃圾桶上分别贴有“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标签。
 垃圾分类看似是举手之劳,但真正做起来难度却不小。
真的,我们有时候就是分不清垃圾该怎么分类。假如现在你面前的垃圾桶上分别贴有“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标签。
如果你的垃圾袋里有用过的餐巾纸、香蕉皮、过期的化妆品、矿泉水瓶,它们分别要扔到哪个垃圾桶里?
怎么样,这种熟悉的懵逼感是不是每回扔垃圾的时候都要经历一次?
还有现在很多人吃饭,都习惯外卖点餐。一份外卖送来,外包装是塑料的,属于有害垃圾;筷子是木头的,属于可回收垃圾;吃剩的食物又属于易腐垃圾。但假如用餐的餐具是可回收的,不过被油渍浸泡了,还能算是可回收垃圾吗?
诸如此类的世纪难题分分钟难倒一大片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分类垃圾的方法需要改进的原因。虽然现在许多大型回收中心已经使用磁铁来回收金属,并使用空气过滤器将纸张与有一定重量的塑料分离开。但即便如此,大多数分类工作仍然是手工完成的。
比如北京2017年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其中由24名专配的分拣员组成的史家胡同“分拣大军”每天大约要分拣各种垃圾5至10吨。而这种工作又脏有危险,可能会危及工作人员的健康。
并且人类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但究竟产生了多少垃圾?答案可能会让您大吃一惊。仅美国一个国家一年就能制造 2500 万吨垃圾,人口数量为美国四倍的中国紧随其后,每年产生 1900 万吨垃圾。如此繁重的垃圾分类工作如果只靠“纯手工”恐怕绝非易事。
因此在解决这一难题方面,大家纷纷打起了机器人的主意。
早在2007年,一群神通广大的 MIT 研究生,就开发出了一台以太阳能供电、能够自动分类垃圾的垃圾桶。里头有个可以转转转的小圆桌,周围还有各种感应装置,可以判断通过物品的组成,然后就让他们安安分分的滚到自己该去的地方,铁铝罐就到金属类、宝特瓶就进塑料类,这种操作在十多年前算是高科技了!
现在又有一群MIT研究人员开发了一款更智能的垃圾分类机器人。他们开发的这款软爪机器人手臂能从传送带上抓取物体,并通过触觉来识别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
这款被称作RoCycle的机器人,在它的两个钳子中使用电容式传感器来感知它所处理的材料的大小和硬度。这种传感器可以让它识别出触摸的物体是金属、塑料还是纸张。在模拟回收工厂的设置中,垃圾物体通过传送带送到RoCycle面前,RoCycle最后正确分类27项垃圾,准确率达85%。
另一些公司则在开发能够通过视觉对材料进行分类的机器人。但该MIT研究小组认为,在分类物体方面触觉会比视觉更准确。因为眼睛也会产生欺骗性。
不过该机器人的缺点就是太费时了,需要一个一个去感触物体,有点像盲人摸象。用在工业回收工厂就不太适宜。因为这些工厂的运营成本很高,并且需要快速处理废物。
据说,该团队目前正致力于将其基于触觉的机器人与视觉系统相结合,来加快分拣垃圾的速度。升级后的机器人可以利用“眼睛”扫描传送带上的物体,只有在眼睛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才使用触觉。
这样的机器人听起来是不是很带感?但其实在中国这样的垃圾分类机器人早就在工厂中欢快的运作着。
在浙江杭州天子岭静脉产业园区,坐落着一座全智能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利用一体化工厂。该工厂由中城绿建承建,每年可消化约10万吨建筑垃圾,实现了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有效利用。
在中城绿建的工厂中,机器人在生产流水线上快速、持续、准确地抓取垃圾待分拣物质。工作环境的清洁整齐,全流程智能化操作。
中城绿建团队经过全面调研,借鉴应用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同时获取流水线上待分拣物质的二维和三维多模态信息,来模拟人类观察认识事物的行为,有效地计算分割待分拣物质,使分割平均绝对误差小于3%。
除了在回收工厂可以看到机器人的身影,垃圾分类机器人还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
从2018年开始,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小黄狗”开始悄然落户西安、深圳、北京等多所城市。“小黄狗”的外形类似智能快递柜,与普通分类垃圾箱不同的是,它不仅能分类回收垃圾,还能给市民现金奖励。
(图片:小黄狗环保科技公司)
这种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由数个回收箱组成,配备一个触控电子屏幕,不同的回收箱分别回收金属、塑料、纺织物、纸类等可回收垃圾。
用户在电子屏上输入手机号码,或使用“小黄狗”APP扫一扫,就能打开柜门,将垃圾分类投放。设备对投入垃圾进行智能识别、称重,并根据市场价格计算返现金额。随即,用户手机就能收到现金返还。
智能垃圾系统还配备了实时监控屏,通过大屏幕可以实时监控垃圾减量,做到垃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最后变成了什么都清晰可见,为再生资源回收方面的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总之在金钱的诱惑和技术的双重推动下,大家都争着抢着对垃圾进行分类。
垃圾分类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如何让垃圾分类变得深入人心,简单可行?垃圾分类机器人或许可以补齐这块短板,甚至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关键词: 环保
0
 
[ 皇家线上官网(中国)有限公司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 精彩推荐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 中国节能网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我们宗旨  |  我们使命  |  我们愿景  |  组织机构  |  领导机构  |  专家机构  |  管理团队  |  机构分布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0502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