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即将过去,对于大多数发电企业而言,亮丽的年报已无悬念。然而,随着上网电价全面下调、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等政策的即将实施,发电企业盈利能力将受到很大冲击。为此,不少人士感慨,发电企业的“好日子”已到尽头。
如何在变革中寻找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感慨于事无补,必须着眼于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因时顺势,发挥优势,破解瓶颈,形成引领企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构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
“十三五”的电力发展,必须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顺应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前不久召开的五中全会,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本月中旬,巴黎气候大会达成第一份全球减排协定,中国政府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环境、资源的刚性约束,倒逼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超低能耗、超低排放是燃煤发电重要的产业方向。继2014年7月1日起我国煤电实行史上最严排放标准后,今年12月国务院又要求全面
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藉此,风电、光电、分布式能源将得以迅猛发展,水电、核电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此同时,面对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必须把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作为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立足全球配置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集团公司应重点围绕“两片一链”,精选技术并购和基础设施投资机会,扩大海外业务规模,优化海外业务结构,使之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极。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体现市场化导向。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提振乏力,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低。从2014年开始,国内能源消费进入超低增长时期,电力、煤炭产能从过去的“短缺”转入“全面过剩”,利用小时持续降低到4400小时以下。有数据表明,目前已核准和已发路条火电项目装机已超过“十三五”新增电力需求。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售电侧放开,以及发电装机的增长迅速,未来几年,电量竞争更为激烈。
明年初,国家将下调上网电价,据测算,发电企业由此减利1000亿元以上。因此,谋划“十三五”规划,应该把质量效益放在首位,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布局。就集团公司而言,发电产业应更加注重清洁高效和区域相对竞争力,加快清洁高效火电、西南水电、西北风电、沿海核电建设和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煤炭产业适应专业化管理要求,重点抓好煤炭销售、安全管理和成本控制,促进控亏增盈;金融产业积极发挥在实体产业中的杠杆效应,服务和壮大主业;科工产业重在创新,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向生产服务型延伸。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现代化治理。8月24日印发的国企改革《指导意见》,是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的顶层设计,为深化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六个核心配套文件,为改革措施的落地提供了明确路径。这些新设计、新要求,对发电企业改革发展影响深远。近年来,集团公司在探索建立规范董事会制度、完善三级管控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而未来改革的核心在于按照
“四个有利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先进的管控体制、治理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从而增强活力动力,提高管理效率。
新常态下,发电企业“十三五”将面临更多挑战。凡事不破不立,当下,转型升级已成大势所趋,感慨“好日子”已经过去既为时尚早,也并无必要;不如摆正心态,在变革中寻找机遇,让企业发展更加健康、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