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淘汰缺乏综合竞争力企业的时代到来了。作为环保企业,不仅要认真思考为何别人低价能做,更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千万不要持有“阴谋论”、“野蛮人傻”等观点,这无异于掩耳盗铃
近日,几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地下污水处理厂的工程项目,由于中标价格很低,引起行业一片哗然,中标者甚至被称为行业发展的搅局者,受到不少质疑。对此,笔者有些不同看法。
低价竞争是竞争策略之一,政府的管理主要应该在事中和事后监管
“低价竞争”首先是竞争策略之一。任何一个公司都会综合考虑自身和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从而做出有利于拿下项目的最佳选择。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最近这几个低价中标项目,中标者并非经常在环保行业拿项目,大多是从其他发展前途欠佳的行业刚刚进入富有朝气的环保行业,被环保行业称为“野蛮人”的公司。为拿业绩立足,采用低价竞争策略,这应该是明智的策略选择。
有人指出,政府容许低价竞争的策略是错误的,一定会导致后期成本增加或工程质量有问题。笔者认为,政府的管理主要应该在事中和事后监管,对于工程建设,就应该在同等条件下选择低价者。虽然有些地方确实存在事后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而且产生了不小的问题,但这不应该成为反对低价竞争策略的理由。难道高价就一定能避免事后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吗?
资本流动带来“野蛮人”,是环保产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资本的流动是不分行业、不分区域的,甚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分国界。现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尤其制造业、冶金、煤炭等行业,不容乐观。这些行业的企业,只要不亏钱甚至少亏就做,并不奢求赚钱。而作为新兴的环保行业,利润率虽然不高,但也算中等偏上,关键是稳定、回款有保障,遇到不赚钱也要干的野蛮人,自然是适应不过来。
但是,他们真的只是“野蛮”吗?他们携成熟行业的成功经验进入环保行业,利用自身所在传统行业的成本优势,甚至将环保行业与原有产业链融合,可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综合效应更强。
必须指出的是,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短期难以明显好转的情况下,还会有更多的其他行业企业进入环保行业。这些“野蛮人”的逻辑很简单,只要项目回款有保障,能有持续的现金流熬过这个冬天就可以,亏点钱算什么。于是,待到“春花烂漫”时,很多竞争对手也许倒下了,而他们就成为了强者。
另外,人民币具有强烈的贬值预期。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有余钱要赶快买房、买黄金。所以,那些手里有点“余粮”的公司,尤其是在股市高涨的时候融了钱的上市公司,遇到靠谱的资产投资机会,就先投了再说。
低价并不等于长期赔钱,也许一个项目的直接成本确实高过收入,但要看到“隐性收益”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是技术、人员、资本、管理等的全面竞争。也许一个项目的直接成本确实高过了收入,但要看到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隐性收益”。
一是利息收益。单从一个项目本身来说,项目管理和财务筹划能力的差别对于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高效的项目管理,产生正现金流,再利用正现金流产生利息收益;
二是资本收益。从企业的营收来说,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对公司价值的支撑,会带来非常可观的资本收益;
三是稳定团队。在竞争不断涌入的条件下,随着竞争加剧,获取项目难度加大,而公司的固定支出难以压缩,能做点收款有保障的环保项目,对于稳定团队和人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是提升公司品牌。标杆性的项目对公司品牌的提升,对进入环保行业的推动作用,也会传导到公司整体价值上;
五是抢占市场。在经济发达地区,先占个“坑”,并逐渐形成区域优势,进而开发长尾增值业务,对于资本市场所看重的抢占制高点、增加未来想象空间都非常重要。
此外,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尽快把现金换成资产,资产即使没有绝对溢价,也会有相对溢价,现在不赔钱或者少赔钱,将来都可能赚大钱。
所以,低价不一定等于赔钱,低价也不等于低质。
价格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淘汰缺乏综合竞争力企业的时代到来了。作为环保企业,不仅要认真思考为何别人低价能做,更要多从自身找原因,千万不要持有“阴谋论”、“野蛮人傻”等观点,这无异于掩耳盗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