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岁末之际,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格力电器的业绩及未来走向。作为A股价值投资型企业的代表,习惯了给投资者惊喜的格力电器,今年年中报、三季度报都让不少投资者傻眼了,营收分别下滑13.4%和23%,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给出的市场预期是未来一两年仍将在调整之中,“不认同格力的,可以把格力股票卖掉”,目前格力电器十大流通股股东7家已经减仓,自6月以来格力的股票也从高位中跌下来,至今仍无起色。
在空调市场占据40%市场份额的格力电器,从2014年下半年首先发起其20年以来首次的大规模价格战,至今仍未停歇,价格降幅高达30%。在今年年初格力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董明珠放狠话说:“今年下定决心,一定要清场”。不过,这种不惜牺牲销售利润来重夺市场份额的举措,并没有为其带来销售的回升。
家电行业整体快速增长的时代早已远去。目前,家电业面临集体寒冬、在高库存和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价格战已经无法挽救进入下滑通道的家电业。但董明珠对此不以为意,她强调企业只要不断提高双效(效率、效益)就好,“格力不仅今年没有危机,过去25年里,格力也从未遇到过危机。”在她看来,企业在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的基础上,真正的危机是没有积极和奉献的文化,因此格力马上要推广军事化管理,包括行为标准、语言标准等。
而在格力电器业绩下滑,董明珠本人饱受质疑的同时,我们来看另外一家同样面临业绩下滑的家电企业海尔。11月11日,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在伦敦被授予“50大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最佳理念实践奖”,成为首位荣获这一全球最具影响力管理大奖的中国企业家。之所以获此奖项是因为他一直试图探索制造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存模式。他认为,中国家电企业现在的优势是大规模制造,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或工业4.0时代需要的是大规模定制。
诚然,海尔裁员1.6万人、“消灭中层”的做法较为激进,不过其对制造业的前瞻探索值得肯定,张瑞敏能获此奖也证明了其“人单合一”理论,在国际管理领域达成部分共识。我在《制造业的下一个U型转弯》一文中说,世界各国推出各个版本工业4.0,一个大致认识是,前三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的推动下,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的规模化生产已经极致,因此产生了严重产能过剩、高耗能高污染、传统工业增速下滑等一系列顽疾,与此同时,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大量出现,使得一场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对话的革命成为可能。未来,一场由消费者决定生产什么的定制时代即将来临。定制意味着满足个性,如果这一理念董姐认可,就不会有格力手机的开机图片是其照片的设计。
现在,家电业从行业发展的黄金期进入下行通道,不由让人想起“管理哲学之父”查尔斯•汉迪的“第二曲线理论”: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必须在第一个曲线到达峰值之前就开始,只有这样才会有足够的资源来弥补初期的投入。其实,在家电业进入拐点之后,手握重金的格力已经开启了多元化的转型之路。定位于智能化家电硬件供应商的格力,目前已经进入手机、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智能电视等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
正所谓殊途同归,海尔也好,格力也罢,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是最好的。有核心科技掌握能力的“世界500强企业”格力,也许真能走出一条更能体现制造精神、核心技术理念的发展道路,不过我们认为,在工业4.0时代更需要激发个体的创造力,而格力将要全面推行的军事化管理,似乎更容易培养出生产线上的工业化人才而非创意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