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锡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和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实地察看并听取全市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情况。
垃圾处理一直是城市管理和市民关心的重要课题,是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也是无锡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市政协今年开展的第二次专题协商会议,从宏观的城市经济和产业走向,转向涉及广大老百姓关注和城市管理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垃圾处理。10月30日下午,市长汪泉、副市长朱爱勋率城管、环保、市政等10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全程参加市政协组织的专题协商会议,就“加强固废处理,提升城市文明”进行协商。
起步较早,收运体系健全
会议一开始,市城管局和环保局分别通报了市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情况。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由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组成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处置难度也“水涨船高”。
自2009年起,市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就拉开变革的帷幕。在原有“组保洁、村(社区)收集、镇(街道)转运、市(县)集中处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源头机械化收集、大型集约化转运、终端无害化处置、城乡一体化管理”的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市区建成区范围生活垃圾机械化处置收集率100%,农村地区的机械化处置率80%的水平,预计今年底将实现农村地区机械化收集全覆盖。同时,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也达到较高水平。
而今,构建“生活垃圾大分流、小分类”处理体系是促进垃圾源头减量的重点,就此市城管局坦言,当前垃圾分类工作进展缓慢已成为掣肘,全面推进“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的收运处置体系已刻不容缓。
委员建言,加快项目推进
“生活垃圾的产生人人必不可少,而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却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市政协人资环和城乡委负责人用简单的一句话说出垃圾处理中突出的“邻避效应”。他认为,解决邻避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进行严格管理和升级改造,切实做到达标排放,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化解矛盾,加快终端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推进。
市政协常委、民盟无锡市委副主委皮何总对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低成本化目前遭遇的瓶颈逐一破解。他建议利用宜兴环科园、江南大学有关专业的优势,积极为生活垃圾处置出点子、想办法。
来自江大的王兴国、吴祐昕两位政协委员带着自己的想法与思路,在会上畅所欲言,提出建议。王兴国教授由“地沟油”、餐厨废弃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出发,建议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的餐厨废弃物和地沟油“收运处一体化”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同时辅以信息化监管,不仅能够将垃圾变成有价值的生物柴油,还能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保证食品安全。吴祐昕教授则从服务设计的视角提出推广垃圾分类处置的对策。
狠抓落实,加强固废处理
协商会上5位委员的建言,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固废处理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
市长汪泉认真听取了委员们的发言,并对这次专题协商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固体废物处理是全市上下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涉及全市人民和子孙后代健康的大事。要把加强固废处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程来抓,变“末端处理”为“前端控制”,切实压降固体废物产生量;完善固废处理体系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建设充足的、符合环保要求的固废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市固废污染防治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进一步夯实固废处理工作基础。汪泉强调,各地各部门要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与政协委员等各方面人士的协商,增强固废处理的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固废处理的公信力,科学、民主、和谐推进固废处理,确保协商取得实效。
市政协主席周敏炜要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持续跟踪和关注固废处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有效形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助推我市固废处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