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整个LED产业链竞争愈发剧烈,企业被迫采取压成本的方式争夺市场,国际市场芯片价格大幅下滑,据统计从年初到现在已下降20%-30%,接近价格冰点达到基本稳定的状态。
此时,有人选择在红海中挣扎,捞取微薄的利润;有人跳出其中,寻找下一片蓝海。圆融科技便是后者,将战略目标锁定于深紫外延伸的大健康产业,有条不紊地展开布局。其八月与中晟光电开展技术合作,共同开发商用深紫外外延生长设备MOCVD,随即在十月收购青岛杰生,进一步完善在深紫外领域的战略布局,扩展“大健康”版图。
圆融科技董事长梁旭东
优势互补深耕深紫外LED蓝海
圆融科技自成立以来,便以LED芯片行业黑马姿态出现,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34.6%,并于今年6月16日正式挂牌新三板上市,备受瞩目。但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企业在上市后更多关注资本的运营,产品投入减弱,圆融科技董事长梁旭东并不认为上市会给企业带来消极的影响,他说,“对于实业企业来说,没有产品一切都是虚话。圆融扎实做好每个产品,也获得业内好评。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资本的运作,因为照明市场竞争激烈,已成红海,企业不能一味在红海挣扎,必须要跳出来。”
圆融科技对于青岛杰生的收购正是对资本进行良性应用的体现。据了解,杰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实现280nm波长深紫外LED量产的企业,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杀菌、净化、医疗领域。
“圆融通过并购之后,拥有了一个世界级的平台,并且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梁旭东对于圆融及杰生的作了详细分析,深紫外LED领域技术门槛高,从外延技术、芯片到封装都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而且并非有资本投入便能在短时间内有成效,依靠圆融自身力量短期内很难突破其中的技术瓶颈,但我们看好深紫外健康市场,通过收购杰生这些技术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杰生在技术上有优势,但它与经营企业不同,属于研发型的团队,财务收入少,同时科技人员密集、研发成本高,难以支撑平台的长足发展。圆融在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则能协助杰生在封装、散热、模组、驱动方面提升一个档次,实现盈利增长,同时圆融在外延芯片上也有一个质的提高。
全方位打造芯片级健康平台
据梁旭东介绍,目前圆融科技在深紫外LED的推广集中于潜在市场,分为TO B及TO C市场:
TO B是针对工业或企业用户的杀菌、消毒、保鲜、净化等。具体可以归类为食品应用类、空气类、净水类、医疗类等。其中白色家电对此反响较为积极,希望通过此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提升竞争力。
TO C则是健康领域的智能硬件,即280nm非可见光UVC中端小型应用产品。这部分属于刚性需求,并且利润率相当高,隐含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它是涵盖医疗、美容等领域的健康市场,估值达到上千亿,可媲美照明市场。”梁旭东说。
圆融携手杰生后,将把TO B及TO C各方面的市场发展起来,但梁旭东亦坦言,目前平台未能支撑TO C产品的大规模量产,需逐步提速,如果急于求成,模具、装配、OEM厂家的控制等方面会出现问题。
“圆融在进入大健康产业后,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健康照明领域,尤其是深紫外的开发,并且不仅仅局限于芯片一端,还延伸到模组、终端应用产品。”梁旭东对于圆融科技切入健康产业进行了深远的布局。
梁旭东一直强调,公司的战略方向是最重要的 ,方向对了努力就会有价值。梁旭东透露,“圆融将用3-5年的时间打造芯片级别的健康平台,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圆融科技目前已在深圳成立一个“圆融健康”的平台公司,充分利用深圳的创业氛围好,竞争意识强、服务意识优良,政府的开放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人才多、地理位置优越的特点。
未来的芯片企业不止五家
圆融科技在健康产业的大张旗鼓,不禁让人疑问其是否会逐渐淡出传统照明市场,梁旭东则表示圆融未来也会与照明平台并驾齐驱,并且将一直专注于上游芯片的研发,未来也不会向下延伸照明产业。
梁旭东认为,在传统芯片领域的竞争中,各芯片厂商都有自身的优势及重点布局的领域,而圆融在外延技术有优势,扩展出来的芯片性价比高。据了解,目前圆融科技拥有30余台世界顶尖的MOCVD设备,可年产高品质外延片180万片,目前仍在继续稳步扩产中。
LED产业趋向集中化,曾经的传言“芯片企业只剩下5家”似乎越来越近,梁旭东对此表示乐观,“产业集中化这一定是个趋势,毕竟竞争剧烈导致利润下滑,回报率骤降令很多企业弃之或倒闭。但如果包括消毒芯片等另外的蓝海市场,则有很多家企业可以存活下来。”
“而且,在我看来,并非规模大就更有优势,在时代转型时期,规模越大受到价格下滑影响越严重,反而小企业在遇到转型时机容易调头。”梁旭东补充道。
对于LED芯片企业在2016年的发展,梁旭东提出了建议,明年传统显示、照明领域的芯片企业依然过得比较辛苦,或许需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去调整,虽然如此,也有不少企业能盈利。在细分领域,市场竞争没那么激烈,但是企业要做到精益求精,甚至于极致才能站稳脚跟。